第57部分(1 / 4)

“這又為何?”鄭澤瑞不解:“二哥,你不是一向與祖母她們想的不同麼,怎的你也攔我?”

“我不是攔你”鄭澤昭道:“只是後事……哎,罷了,如今不是說這個的時候,你既得了訊息,便在打聽打聽王爺是因何進京,若為著父親的事那自然最好,若他不是,那你看看能否跟王爺見上一面。”

“而伯公那裡不是……”鄭澤瑞尚沒有鄭澤昭想的那麼深。

“聽我的”,鄭澤昭少有的替他做出了決斷:“如今咱們得做兩手打算。”

鄭澤瑞被他嚴肅的神情帶的心中微沉,只好道:“那我去問問。”

鄭澤昭點點頭,長處一口氣,等鄭澤瑞走了他想了想,立即給老太爺修書一封,命人快馬加鞭送回燕州。

☆、第96章

事情在進入臘月之後開始有了轉機。

一是聽聞那夥作亂的賊匪被黑騎衛給逮著了;沒費多大力便將匪首擒了押進京來;二是崔家裡有人出來說了話,直指御史臺有逼供之嫌,諫言案子應移交大理寺進行三司會審。

鄧環娘經了這一段日子的煎熬;心裡起起落落兩回反比之前經事兒不少,這會子聽聞崔家站出來說話,不由道:“你爹爹出了此事,明珠定然也著急;她人雖不在京中;卻把勁兒使上了。”

鄭澤昭點頭:“原是沒同她細說的;不過她收到信後應是打發人回燕州問過了;本也要往京中來;但崔夫人身子似不大好;估摸是祖母發了話;叫她且先在清河侍奉婆母。”

“是了”鄧環娘道:“我與明玥當日走得急,也沒顧得上叫人報於明珠,不過崔家裡定也是曉得的,回頭還是要去謝過。”

鄭澤昭應了,心裡卻覺未必全然是因著鄭明珠,不然崔家之前怎麼沒甚動靜,直到現今才出來說話?

打鄧環孃的院子裡出來時明玥也跟了出來,鄭澤昭見她蹙著眉頭便說:“你可是有話要問?”

明玥與他並肩往外走了一段路才道:“二哥可知向皇上進諫的是崔家哪一房的老爺?”

鄭澤昭想了想:“應是長房的大老爺,他父親在先帝在位時曾任三公之一的大司空,很得先帝敬重,後封為了護國公,他府上的大老爺如今便是大理寺卿。”

見明玥的表情有些茫然,他又補充道:“就是上次咱們所見的崔翊的父親。”

明玥恍然應了聲,說:“這般看來,應是大姐姐的功勞了”,鄭澤昭沒說話,有點兒奇怪的看了看她,明玥回看過來:“二哥覺得不盡然?”

“你不也這般想?”鄭澤昭側著身,又說:“前幾日毅郡王進京了。”

“嗯,我聽四哥悄悄說了。二哥的意思……是毅郡王從中傳了話?上次在大昭寺倒見他與容公子很是熟稔。”

“甚容公子?”鄭澤昭擰著眉頭。

“嗯?”明玥一時沒留意,“就是崔家哥哥。”

鄭澤昭眯眼瞧著她,半晌道:“眼下這情形,你還是將你心裡頭那起子……念想都收了。崔家因著明珠也好,因著毅郡王之託也罷,總是不和你相干,你莫要想多了。”說罷,冷著一張臉走了。

明玥站在原地十分莫名奇妙,想了半天也沒明白鄭澤昭的意思,又尋思要是徐璟尋的崔家出面那也說得過去,畢竟鄭佑誠被定了罪,他也得但一份督管不力的責任。

崔家一出頭,便有其他世家響應,今兒這個說一說明兒那個勸一勸,皇上耐不住其煩,最後一揮袖子命御史臺將案子移交大理寺,三司會審,御史大夫和毅郡王旁聽。

臘月初十,長安城裡已開始飄著濃濃的年味兒,鄧環娘卻在屋裡坐臥不安,鄭佑誠的案子今日便在大理寺會審。

鄭澤昭一早走時心內也頗有些緊張,將明玥和鄭澤瑞叫到一邊單另囑咐了好幾遍,——鄭佑誠若萬一被以“勾結賊匪造反”定罪,那就是一個死。

雖說老太爺叫人帶了信,鄭澤昭也讓鄭澤瑞託人轉給了徐璟,可是徐璟那邊一直未有訊息傳來,他進京也算有一陣子,鄭澤瑞卻也不曾見過他一面,鄭澤昭心裡實是一直懸著。

從五更天出府一直到午時,他幾乎沒喝一口水,熬過午時後,鄭澤昭舒了口氣,突地就不緊張了,他知道,自己這個時辰還能安然的在這,鄭佑誠那應是沒出了什麼大的差池,只是不知為何,還是遲遲沒有動靜。

又過了近兩個時辰,鄭澤昭才聽見有同僚在那嘁嘁喳喳,他出去尋了個小太監一問,方知案子已經審完,——之前揭發說鄭佑誠受了他送的歙硯的劉大人劉廷在大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