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水浪。那裡的人們喜歡稱其為‘鬼見愁’。水即深且永不幹涸。當地人曾尋過其源頭,卻未果,為此有很多的說法,最被人們接受的便是那或許是口活泉,至於源頭,應該是離那潭數里的綿延高山,高山冬日長年積雪,待開春後積雪消融,最終緩緩流入深潭。
那潭因位置險峻,又因潭深不知幾許,偶爾會傷人或牲畜性命,漸漸的周邊再無人跡,而平樂的計劃是將深潭鑿開一個豁口,然後引水倒灌入河g。只要時機把握得當,對敵人來說必定是滅ding之災。
身處戰場,同情。人等同於將自己送到敵人的刀尖上。
這個時候,誰都會想著敵人死好過自己死。平樂心中也掙扎過,用這計恐殺孽太重。可人活在世,不想被殺,只能殺人。這是平樂用兩輩子明白的道理。
這場戰爭,不是敗便是勝。不管是敗還是勝,都會死很多人。
這是無法避免的。造殺孽,亦是為了少殺生,戰爭早一日結束,不管是對晉國還是楚國百姓都是好的。
這樣的道理真的只有親身經歷過才能體會。對這個計劃,周悠表示贊同,以前打仗雙方一味的互相拼殺,卻很少有人會想到利用地形優勢。那處河g很寬闊,晉軍若真被誘到那裡,一定會選在那裡安營,因為周邊皆是亂樹叢生的山地。那河g乾涸數年,誰也不會想到會水從天降。
至於鑿穿深潭的人選?
先前為周氏挖掘密道的匠人還有幾位未離開曲城,那些匠人頗有些手段,想必能行。
計劃定好,只是執行的人選卻發生了爭執,平樂的意思是由她帶人出城,然後一路向河g暫打暫退。最終將敵人誘到河g位置。
可週悠卻說平樂一個女郎,還是呆在曲城安全些,這些冒險的事還是郎君來做合適些。平樂雖然心中覺得自己帶隊將敵人誘走的可能性更大些,可話說到這個份上,若自己一味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