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武之人,抓三十斤的魚根本就不是什麼大事。結果晚餐吃的是全魚大餐,那量足足的,大牛跟顧惜之吃得直呼大爽。到最後三十斤魚幾乎吃盡,楊氏煮的那一大鍋米飯倒是剩下了。
飯後安蕎一邊剔著牙,一邊說道:“娘你找人算算日子,看最近哪天日子好,咱們找人動工把房子給建起來。我想好了,房子不能建太小,也不能建太大,建個二進院就差不多了。”
楊氏一臉呆滯:“二進院?”
安蕎沒去想太多,見楊氏一臉愣愣的,就遲疑道:“要不建成三進院?”說著又嘀咕了起來:“要是建成三進院的話,是弄個前倒座後罩房,前院正院後院,正房落在正院,再建東西廂房。還是正後院都建成東西廂房,中間建個會客廳,飯廳啥的,後罩房就不要了,直接建個兩層大房子……”
真要建成安蕎說的那樣,別說是老安家一家人了,就是連帶著安蕎二三四爺爺全家搬過來,那也是夠住的。
楊氏連忙擺手,急急說道:“不要三進院,不要三進院!那樣太大了,咱們家人少,住不了那麼多人。”
在楊氏看來,這一間屋子住不開,那再多蓋兩間房就行了。
至於一進院二進院什麼的,楊氏根本就沒想過,別說什麼三進院了。
楊氏可是記得,就是鎮上的大戶人家,那也沒有三進院的,最多就是兩進院,只有縣成裡頭才有三進院。
安蕎愣了一下,瞧把楊氏給緊張的,一時間也不知該說點什麼才好了。
可想了想,好像楊氏說得也對,三進院的確大了點。
人少是個硬傷,唯一的男丁才七歲,而且還不肯回家。就母女仨,弄個三進院空蕩蕩的,進出都沒多少人氣,的確不太好。
“那就兩進院吧!”安蕎想了想,撿了根樹枝在地上劃了又劃,琢磨著要建個什麼樣的二進院。
可楊氏還是覺得不好,忍不住說道:“胖丫啊,要不咱就多蓋兩間房,再弄個院子圍起來就行了,這樣還能省不少銀子。”
聽著倒是挺方便的,可有一句話叫什麼來著?
有錢任性!
對,就是這個。
安蕎眼睛晶光閃閃,在心頭很是惡劣地想到,房子可以不用很大,但至少要比老安家的大。大不了到時候不弄那麼多房間,只把房間弄得大一點,院子好好設計一下,整得好看一點,最好就是書香氣息滿滿。
還要整個暖氣管道出來,到時候只要在廚房那裡燒個小型鍋爐,就能讓全部的房子都熱起來。
唰唰唰……
在地面上劃拉了一陣子,終於劃拉清楚了,感覺還算理想。
“行了,就建成這個樣子吧!兩進院,前面弄個倒座房,整得好點,接代客人啥的就在倒座那。整個院牆把前院那隔開,後面正房建成兩層小樓,左右再建個東西廂房出來,後罩房跟後院就省了。”安蕎說完把樹枝一扔,拍了拍手,眉眼樂了開來。
楊氏伸脖子看了看,瞅著倒不是很大,好像挺簡單的樣子。可想起安蕎說要把正房弄成兩層小樓,楊氏還是覺得太大了點。房子太大,人太小,就會顯得特別的冷清。
說到底楊氏就是怕冷清,特別在想到安蕎跟安粟都會出嫁,到時候只剩下她跟安谷的時候,就更覺得冷清了。
“還是大了,再小點。”忍不住就又說了一句。
安蕎就斜了眼,說道:“只見過嫌屋子小,就沒聽說過嫌屋子大的,你這想法也太獨特了點。做人不能光顧著眼前,你得想到小谷他長大以後成親,娶了個媳婦生十個八個的,到時候就不是嫌屋子太大,而是嫌屋子太小了。”
楊氏呆住,真的是沒想過這種事情,畢竟那是好久以後的事情。
又或者根本來不及去想這些事情,前幾天她還在為分家以後的日子擔心。不過才幾天的時間,不但把兒子的賣身契給贖了回來,家裡頭還頓頓都吃上了白米飯,眨眼間又說要蓋房子。
反應不過來的楊氏下意識就覺得,只要夠住就行,誰想到還能往長遠去想。
被安蕎這麼一帶,楊氏不自覺地也往長遠去想了想,漸漸地也覺得二進院也挺好的。屋子要是夠多的話,日後就不用擔心孩子多不夠分的,就是兩個閨女帶著全家回孃家來,也是有地方可住。
如此一來,楊氏就沒了主意了,讓安蕎自己做主去。
房子要怎麼建自然由安蕎自己說的算,可這挑選日子的事情,還是要讓楊氏去辦。誰家建房子都講究個吉利,自然是要挑選個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