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2 / 4)

小說:女帝 作者:白寒

了心,老夫少妻,安安穩穩地過日子。蕭譽又十分聰明,六歲就入國子監讀太學,十分勤勉刻苦,成績優異,鄭氏心中有了指望,更是開懷。但這世上,好景總是不長。

蕭譽九歲那年,時年六十二的蕭綸病逝,臨死前給兒子起了個字,即贊之。聖人念其勞苦功高,破例讓蕭譽襲了校尉一職,家業田產卻還是按照填房之子繼承的規矩來,他只能繼承一半,剩下的一半要歸國家所有。

如此一來,蕭氏族人的眼睛,就更紅了。

人走茶涼,古皆有之,國子監的名額統共三百,雖說可以收品學兼優之人,事實上卻是勳貴權臣子弟的就讀之所,也是眾多權貴擠破了腦袋都想讓自家子孫去,好發展人脈的地方。蕭綸在世時,尚有人覺得蕭譽不是嫡長子,來此就讀不合理;一死,蕭譽和鄭氏孤兒寡母的,免不得有人欺上門來。

手段高明一點的,不會直接說你快從國子監滾蛋,給旁人空出位置,而是很委婉地提醒你,你應該守孝了,而且,你現在是正六品上的校尉,有官身,不適合再來這裡。至於手段低劣一點的……今天族裡要祭祀,你們得出一部分永業田給族裡做祭田;明天莊子收成不好,職分田的稅卻還要按時交;明天商鋪經營不好,必須盤出去。偌大一個家,奴婢的祖宗都跟著蕭譽祖先南征北闖的,偷懶撈錢是一絕,做起事推三阻四,略罰一罰,對方就哭起祖宗和老將軍,幾讓鄭氏氣得吐血。

鄭氏身為填房,底氣本就不足,那些髮妻原配將她視為狐媚子一類的人物,也不屑和她交往。眼看著兒子被逼著從國子監離開,守孝三年中好學不倦,孝期一過,想找個先生卻難如登天——真正有學問的人,鄭氏一個都不認識。京師中懷才不遇的舉子倒是挺多,誰能保證他們的水平如何?再說了,寡婦門前是非多,若是請個老師住在自家,今天住下來,明天謠言就能滿天飛;若是不住,在高昂的束脩之外,還得買馬車,僱僕人,成天接送對方,花費甚巨,鄭氏出不起。

若換做旁人,見兒子已有了官身,未必會要兒子繼續上進。畢竟武人嘛,打熬身體,鍛煉出一身武藝就罷了,能讀會寫也就行了,讀那些經史子集做什麼?但蕭譽打小就會讀書,鄭氏又對他寄予厚望,實在不甘心兒子就這樣荒廢。無奈之下,這位母親想遍亡夫曾經交好的人,挨家挨戶求過去,不知怎地就找到了於家。

於家子弟眾多,總有那麼一兩個將來要在蕭譽手下混的,故這件事求來求去,最後求到了沈淮頭上。

那時,沈淮正為代王和王妃被流放的事情發愁,自家也被旁人避若蛇蠍。雖不想錯過這個善緣,卻也沒太大能力幫忙,便指了一個居於平康坊,聽說是世家庶子,很有學問,一直未曾出仕,脾氣十分古怪的名士黃辛,告訴鄭氏,我們只能幫你兒子見見他,能不能成功拜師就要看你的本事了。誰能想到,蕭譽竟如此得那一位的眼緣?

想到這裡,沈淮靈機一動:“贊之,你明年就要及冠了吧?”

第三十三章 救美

蕭譽點了點頭,不知沈淮想說什麼。

“尊師不圖名,不圖利,自你初次出門便遇險,知曉你的家境之後,自僱馬車,不受頓飯,一心教導於你,可見拳拳之心。”談及黃辛對蕭譽的恩德,沈淮十分感慨,心道人和人的緣分就是這麼奇妙,怪才的壞脾氣也要對人對事,“你將及弱冠,尚未娶妻,可曾想過將此事……對尊師提一提?”

聽見“娶妻”二字,蕭譽登時窘迫起來。

他乃北衙校尉,正六品上的武官,又在非權貴不能居住,僅次於長樂坊的長寧坊有一間五進的御賜宅邸,格局精巧,風光秀麗。不僅如此,他還品貌俱佳,風儀出眾,前來求親者自是極多。當然了,來得多半是與他家境相若,或者略次一點的武將人家,而這些人,都被鄭氏一一回絕。

鄭氏對獨子寄予厚望,不想他娶個門第還不如他們家的女子為妻,一心為兒子求聘高門貴女。但她填房的身份,註定蕭綸在世的時候她都與那些高門女眷沒什麼交情,何況現在?再說了,蕭譽許久沒在國子監讀書,襲了個校尉也是混日子,上峰不親,下屬不服,誰知道他本事如何?好容易攀上了一兩家,一談到兒女親事,對方呢,要麼只肯出個庶女,要麼就往自家旁支上頭引。鄭氏自覺受辱,氣鼓鼓地回來,卻依舊不死心。一來二去,便將蕭譽的婚事拖到了現在。

蕭譽十五歲去吏部報備,正式就任北衙校尉,在那之後,他將家中刁奴打發了七七八八,卻並不能挽回家業所剩無幾,日子過得緊巴巴的處境。在自己的婚事上,他屢次勸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