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光天化日之下輕薄於李容娘,皇上在朝堂之上教育了微臣,微臣的伯父又在家中悉心教導微臣作為男兒頂天立地之道,微臣心生自責,有心悔改,故而暗自在心中發誓,定然要重頭改過自新,洗心革面,做一個於國家、於朝廷、於家庭有用之人。”
“這和朕賜婚有什麼關係?”皇上不理解道。
張彥瑾再次道:“從那天夜裡微臣發誓過後幾天,微臣再次見到了李容娘,心生愧疚,覺得自己前幾日的行徑宛若禽獸,故而便對李容娘道歉,請求她能原諒微臣,幸而李容娘勉強答應了微臣,微臣便對她許下承諾,等到建立一番功業之後必定回來迎娶她過門,此生此世,臣不納妾,不養通房,只有她一人足矣。”希望這事傳的人盡皆知,李容娘會感動一下下,日後和他好好過日子
說罷,張彥瑾加重了語氣道:“皇上,微臣忠君愛國,在陛下的教導下成為我大魏朝一錚錚男子漢,豈能對一小女子言而無信?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若是微臣今天對李容娘言而無信,那麼以後微臣還如何繼續建功立業?!”
張彥瑾此話一出,引得朝廷再次議論紛紛,大家往向他的目光不再是那鄙夷中夾雜著不服氣的目光,而是讚賞不已的目光,尤其是朝中的文臣們。當然內心裡,確實吐槽過多,還不納妾不養通房,這簡直是男人的敗類。
但同時,真正愛自家閨女的這時候看張彥瑾目光柔和了,早知道張彥瑾這個紈絝會這樣……他們早該派人去寧國公府提親。
當然,周勤麾下的官員們不在此列。謀國老臣們自然也不在此列。
他們納悶的都是張彥瑾一向聰明,怎麼到這個時候居然傻了?皇上一向寵愛玉陽公主,滿朝文武皆知,若是能娶到了玉陽公主,那可以說是幾世的顯耀都有了保障。
可張彥瑾卻這麼從匆忙的就拒絕了,當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啊!
對於張仲謙來說,他倒是對張彥瑾拒絕迎娶玉陽公主一事沒有什麼太大的感觸。
他這個侄兒一向有自己的看法,已經可以獨當一面,他應該尊重張彥瑾的選擇。
二來就是,他著實不想讓張彥瑾和玉陽公主牽扯上關係。張彥瑾和李容娘已經有了婚約這是其一,其二便是張彥瑾本就是朝廷官員,若是迎娶了玉陽公主定然會在最近暗潮洶湧的奪嫡戰爭中有所偏向,玉陽公主可是有一個同母弟弟六皇子衛王,這於張彥瑾的仕途不利。
他們張家一向憑藉自己實力幹出一番事業,前有他赤手空拳跟著皇上打天下,後有張彥瑾發明造物,統籌規劃,為大魏朝帶來巨大的經濟收入。何以非娶一朝公主來平添榮光?
皇上也目光復雜地望著張彥瑾,卻是不動聲色。他的腦海中不知何時浮現出了張彥瑾在自己面前溜奸耍滑的模樣,想到張彥瑾的那副嘴臉,再看看大殿之中的義正嚴辭,恨不得慷慨就義的張彥瑾,皇上心中越發氣悶。
可他氣悶歸氣悶,如今在朝堂上,他是一國之君,張彥瑾丟擲的理由又是無懈可擊。要是他執意把玉陽公主嫁給張彥瑾,必定會引來朝臣不滿,說他專權,居然不讓臣子信守承諾,這種事情延續下去,很有可能不僅僅是朝臣議論的事情了,甚至可能引起百姓議論紛紛,說他不讓臣子守諾,不讓臣子忠君愛國。
皇上掩蓋在寬大龍袍下的手微微收緊,其實這本來不是什麼大事,為何他心中就是氣悶不已?他這一次又被張彥瑾這個小兒給算計進去了!
“啟稟皇上,微臣認為還是應該讓張彥瑾信守承諾,迎娶李容娘。”果然,不一會兒功夫,就有朝臣站出來替張彥瑾說話了。
“微臣附議。”一個一個朝臣都站了出來。
第106章
瑞國公周勤都站出來; 既然這張彥瑾這小子不要保護傘; 他沒有理由不成全他; 裝模作樣道:“君子一諾千金,小到對妻子; 大到對陛下、對朝廷; 微臣以為,我們應該尊重張彥瑾的選擇,讓他迎娶李容娘。”這張彥瑾娶了公主; 做了駙馬,皇上原本就開始偏向張家; 以後豈不是更心偏了,對他們可不利。
張彥瑾心裡都快要樂開了花; 果然是浪子回頭金不換; 這次誤打誤撞之下,居然給他自己洗了一波好感度。
若是一個人之前十惡不赦,之後做了一件大好事,大家對他的好感度會倍增。他現在就是如此,之前大家都以為他是一個紈絝不堪的小混混; 現在他在朝堂上喊一句一諾千金、忠君愛國; 怎麼能不讓大家覺得他已經改過自新; 對他好感劇增?
至於瑞國公周勤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