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4 / 4)

小說:古代升官日常 作者:津鴻一瞥

道:“回稟皇上,根據各地繳納糧食的數量記載冊,我朝每個糧農除過自身消耗糧食,剩下的糧食在四百斤左右,繳納的賦稅糧食大約在一百五十斤左右,我朝人口數量則在六千萬左右。三萬石糧食數量和總量相比,確實是杯水車薪。”

陳德讓怎麼會不知道這是高世傑這一行人在故意擠兌張彥瑾?雖然他事先不清楚,可是經歷過宦海無數波浪的他,只需細細一想便知道事情的前因後果,不禁對高世傑等人有些反感。

高士傑真兀自懊悔,卻聽見陳德讓又道:“啟稟皇上,臣以為加重釀酒廠賦稅此法不妥,一來不符合我朝商法法典,二來會引起百姓恐慌,有失朝廷公信,有失陛下威儀!”

剛剛沒有附議的幾人也都站出來反駁,與高士傑等人站在一邊的朝臣此時都默默不說話。

張彥瑾打量著眾人,猶如一個旁觀者。這世上本無公允,尤其是在封建社會,以皇上為主的時代,皇上就是規則,所謂得君心者才可長久。

皇上再賢德又能如何?他也是一個人,更何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觀念已經深入到了這個時代每個人的骨子裡。

正所謂明有沈萬三,清有胡雪巖,他決不能重蹈覆轍。

“啟稟皇上,臣有一策,不知當講不當講。”張彥瑾沉吟半晌開口道。

皇上隨意地抬了一下手道:“有何不當講?講罷。”

“臣以為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與其不斷地接濟那些受災百姓,不如給他們一個安穩長久去處,讓他們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才是長久之計。”張彥瑾侃侃而談。

高士傑聞言直接反駁道:“說得輕巧,每一塊耕地都是按人頭分配,何來給那些受災百姓找耕地,讓他們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中書侍郎誤會了,我所說的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並不是指耕種。”

張彥瑾說罷,這才細細道:“農民耕種,用糧食和商人換取商品,商人用商品換糧食,故而臣願意讓這些災民去臣的採煤廠,臣會給他們工錢,提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