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3 / 4)

小說:科舉官途 作者:吻火

整理完一卷。

雖然翰林院並沒有硬性的規定一定要交多少卷,但是如果沒有任何成果,自然要吃瓜落的,而林清這次交上去的,則是上一任留下來的資料,自己的手稿一份也無,讓其他人更是抱著看好戲的心態想要看看這新來的狀元修撰在整什麼。

掌院學士朱炳文兼任戶部侍郎,是朝廷中公認的內閣後備軍,今年四十又五,平日裡忙於戶部的事情,很少過來翰林院巡查,但是每隔半月或者一月還是會到翰林院幾次,看一下《大明史冊》的修繕進度,提點一下眾翰林官的工作情況。

朱炳文作為翰林院的一把手,自然是在翰林院中有著說一不二的地位,不說別的,光是如果皇上或者皇子想要哪位翰林官講解經史,如果不是上面的人點名,這個權利全在朱炳文手中。眾翰林官得罪了誰,也不敢得罪掌院學士。

而那些翰林院裡的老人都知道朱炳文是一個做事非常嚴苛細緻的人,如果你交上去的手稿被他看到有任何錯漏,那麼就等著這一個月的工作全部統統重新做!

就當別人等著看林清笑話的時候,朱炳文也翻到了林清交上了的資料,一開始翻閱的時候眉頭大簇——這不是一開始就做好的“算”字篇的手稿嗎?根本沒有任何新東西新增進來啊?這個新科狀元是怎麼回事?不會如此不堪,連個最簡單的校對摘錄工作都不會吧?

可是當他翻到第二頁開始,就知道自己完全是大錯特錯了!

此“算”學篇,需要從漢代開始一直整理摘抄好所有的算學理論、演變方式,如今剛剛編寫到南北朝時期,只是每一頁林清都壓了一張紙條,上面寫明瞭哪些理論有錯漏,詳見某某書籍第幾卷,而《大明史冊》並非只是一本簡單的算學教學,林清還將錯漏之處也謄抄了下來,下面還備註寫了為何會出現這樣理解的原因。

朱炳文並非精通算數之人,之前做摘錄工作的人也只是照本宣科,將所有算術典籍上的文章、題目給摘抄了下來,他比對之後無錯漏,也就算合格了。誰知道林清的工作竟然做到如此細緻,朱炳文還特地動筆演算、找相關的書籍進行驗證,發現林清所寫的內容無一錯漏。

等將十來卷前人的算學手稿全部看完之後,其中林清夾在裡面的紙片竟然有一百多處,最後一頁還詢問掌院學士,是否要重新對前面的算學資料進行編改。

朱炳文萬萬沒想到,不過是最小的一件事,也有人可以把事情做到極致!

第86章 第八十六章:生意

原本翰林院裡的人還想要看林清的好戲; 但是發現林清交上了原稿,並沒有受到掌院朱炳文大人的呵斥; 反而是其他幾個新來的庶吉士; 因為所整理的部分有紕漏而被叫過去罵了一通。

雖然很多人心裡都大惑不解,但是官場上總有很多說不得的事情,所以只是看待林清的目光更加探究了一些,也並沒有人真的去找什麼不痛快。

別人怎麼想的,林清並沒有理會; 既然他現在的工作就是修史; 自然就是認認真真的修史,第一步是將前人整理的東西全部梳理一遍,錯漏的地方全部更正;接著就是繼續按照朝代時間把“算”術部分的資料一一填補、整理完善。林清的工作進度也非常快,一個月就能整理好兩卷; 按照這個速度下去; 不出一年就可以將“算”學部分的史料全部整理完畢; 而原本這個工作內容是計劃兩到三年完成的。

翰林院是一個可清閒可忙碌的部門,暫時安排給所有新晉翰林官的任務就這些; 草擬聖旨還根本輪不上新人插手; 給皇帝等人講解經筵的又都要按資排輩,所以新入職的三個月林清每日的工作就是研讀史料,摘抄謄錄; 同時更多的時間花在了閱讀歷年的案卷、聖旨等材料上。

對林清來講; 做做修史工作; 只不過是考驗耐心和毅力的事情; 長時間去做這個事情,對他了解政務根本沒有太多的幫助。只能說是自己可以將“算”的這門科目,做一個科學的總結,方便後人對中國數學史的瞭解,也希望能推廣這些知識,造福後人而已。

故而很多人說翰林官清貴,不扯朝堂、不涉黨爭的翰林官,清貴是清貴了,但是也容易被人遺忘和邊緣化。翰林官的月俸很低,就像林清作為從六品修撰,一個月的月俸才三十兩銀子。

這三十兩銀子,聽著是還可以,可是生活在寸土寸金的京城,又想要在官員之間交往行走,三十兩銀子根本不頂事。就像林清那座一進的小宅子,都要五百兩銀子,更別提其他方面的吃穿住行了。所以大部分翰林官員只是當翰林院是個跳板,在任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