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3 / 4)

小說:榮錦路 作者:曾氏六合網

尊敬的。

“你可知道為首者,會在我之前說得基礎上重處。”沈皎說完後,青年依舊是一副視死如歸,不為所動的樣子。

“不是李三一個人的主意,是我們大家一起的主意,對不對?”這時從人群中站起了一個青年,大聲嚷嚷道,他剛才從沈皎的話中,就知道這事若真的交到官府,估計是掉腦袋的罪,還有可能牽連家人,這樣的事情他不可能讓李三一個人自己扛,主意是他們一起出的,大家全都同意的。

隨著此人的話落,人群中又有幾個人響應。

沈皎冷眼瞧著眾人附和的樣子,對著李三道:“想不到,你人緣挺好的,有這麼多人願意護著你。”

“既然落到了你手裡,要殺要刮,一條命,你看著辦。”李三對著沈皎道:“只求你能按照之前承諾的那樣,給他們一口飯吃,我便感念你的大恩大德。”

“多長時間沒有吃飯了?”沈皎沒有回答李三的話,而是轉向另一個話題。

“五天了……”李三說道這,有些哽咽,想到沈皎之前承諾給管飽的話,繼續道:“家裡,村裡,地裡,連樹皮能吃的都吃了,現在大家餓的只能吃觀音土了,但那個玩意兒,大家都知道,吃多了會死人的,我們村裡已經死了一個了,所以大家才會想辦法出來弄點吃得,但章縣的情況大家都知道,除了縣太爺和那些大戶人家,哪裡有吃得,最後我便出主意,我們村離官道近,便想來碰個運氣,沒想到兩天了,除了逃難的災民,也就只有你們了,所以我們才第一次動手了。”他們也知道自己不是那些帶刀護衛的對手,對方的人手也不比他們少,但橫豎都是死,他們寧願在搶糧食的途中被人殺死,也不願被餓死,應許老天真的眷顧他們呢。

“那些災民你沒動?”一旁的暗彥見沈皎似乎在思索什麼,便問道。

“都是受災,老子還不屑幹這樣的事。”李三聽到暗彥的話,頗為憤怒的答道。他李三就算當過一次劫匪又如何,他也不至於打劫那些和他一樣活不下去的普通老百姓。

“你是說,那些災民從這條路走,他們都走向哪裡?”沈皎問道。

“還能往哪裡去?”李三答道:“從這往南是任城郡,任城郡裡有免費施粥的,能讓人活下去。”

“既然有施粥的,那你們怎麼不去?”沈皎挑眉問道。

“那都是半個月前的事情了,現在任城郡已經不再施粥了,去了也是沒用,也是要餓死的。”李三嘆了一口氣說道。要是現在任城郡還在施粥,他何苦拉著村正帶著同村的青壯,做這既掉腦袋又禍及家人的事情呢。

“那你為什麼不告訴他們,去任城郡也是沒有可能活下去的事實呢?”

“不告訴他們,他們還會有個盼頭,提著一口氣,不至於現在就死,若是告訴他們,沒了盼頭,恐怕他們活不過三天的。”人,總是要有個盼頭,不然,若是連活下去的希望都沒有,還有誰願意活下去呢?

“這句話倒說得沒錯。”沈皎難得的回應了李三一次,然後又問道:“任城郡從什麼時候開始施粥的?為什麼從半個月前便不開始施粥了?”

“我聽人說,任城郡從水災開始三天左右,知府便組織人手開始施粥了,旁邊縣城,村莊的人,知道後,都跑到那裡去了,我們以前也是在那裡領過半個月的粥的,但半個月前,突然從任城郡門外來了一大批軍隊和衙役,將任城郡監管起來,把我們這些災民也趕出任城郡,所以我們才又帶著妻兒老小又回到家裡。”

“現在還在往任城郡跑的,都是離這遠的縣城的災民,根本不知道任城郡的情況。”他們章縣離任城郡近,有什麼訊息靈通一些。

“章縣在水災過後,沒有設立施粥的地方嗎?”沈皎問道。官府在災後施粥救助災民這事其本該做得事情。

“章縣可是這次水災受災最為嚴重的地方。”沈皎又接著問道:“章縣的縣令難道沒有做出什麼救災的舉措嗎?”

“能做出什麼舉措?”李三不屑道:“除了呆在縣衙力不管我們死活,說我們謊報災情,派衙役來鎮壓我們,還能做什麼?”

“當初不給我們河工銀兩,現在不管我們死活再正常不過了。”

第144章 漕運

章縣; 位置特殊; 大運河便從此經過。

自隋朝開鑿大運河以來; 前唐; 陳,到現在的齊都一直使用; 並且各朝各代都在不斷地修建和延長。

雖說大運河的更多的是為了保證京城物資的運輸; 但卻也對各朝的經濟和民族滿融和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