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願意打著求醫的名頭,前往山東這樣的災區嗎?能夠發明出井灌,能夠有條有序地救治章縣嗎?能夠想出解決巫禍之事的辦法嗎?能夠願意吃得了苦,根治張博鈞勘災,勘察河道,制定治河方案嗎?”
“這些別說是一個女子,便是你,你覺得自己又能夠做到多少?”張敬宗看著幼子似乎要反駁,打斷道:“陛下既然敢讓張博鈞這麼說出來,就一定是真實的,陛下絕不會做出給元嘉郡主偽造功績的事情,換句話說,陛下不昏庸,元嘉郡主若是沒有過硬的本事和功勞,陛下也不會冒這樣的險,讓元嘉郡主一個女子入朝,給自己惹麻煩。”
“是兒子狹隘了。”衛淳羞愧道。
“那既然陛下沒有拿元嘉郡主探路的打算,那麼陛下究竟對元嘉郡主是個什麼打算?還有為何是中書舍人這個位置?”衛澄同意父親的說法,但還是有著疑問。
第260章 擔憂
“陛下對元嘉郡主歷來不同; 旁人都覺得是因為元嘉郡主的救駕之功; 可是在兒子看來卻是有著幾分異樣。”衛澄想著天和帝對元嘉郡主的態度; 分析道:“兒子自己也有女兒; 作為一個父親; 兒子也疼愛女兒; 但是兒子卻從來都只希望阿悅能夠無憂無慮的幸福一輩子,從未想過她有什麼大出息,但是陛下對於元嘉郡主的態度絕然不是這個態度。”
“若陛下只是將元嘉郡主視若親女; 那麼為其考慮的最好打算必然是和兒子待阿悅一般; 但是隻從元嘉郡主出生到及笄這些年,陛下待其的重視程度; 都基本上和太子是一個水平了; 為元嘉郡主延請各位名師; 御書樓任其借閱,和皇子與世家子弟一樣就讀於崇文館,這顯然是陛下一早就有打算培養元嘉郡主了。”
“只是不知道陛下的這種重視,究竟是來自哪裡?”衛澄愁眉道:“若說元嘉郡主是因為救駕之功而被陛下這般重視; 兒子卻覺得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當時元嘉郡主就讀於崇文館時; 可是隻有一次救駕的功勞的,還是小孩子的誤打誤撞。若是……”
衛遜看到兒子不敢張口的躊躇的樣子,道:“你是想說陛下對元嘉郡主太過重視; 是不是會危害到太子?”
“父親英明,兒子確實有這方面的擔憂。”衛澄垂首道:“陛下對元嘉郡主如此重視的原因不明; 著實讓兒子心理不踏實,擔心這種原因會阻礙太子的地位。”衛家身為後族,有一個太子的外甥,就必然深處奪嫡的漩渦之中,若是太子出現差池,他們也難逃劫難。
“太子是儲君,陛下對太子歷來重視,親近,培養,太子更是能力卓絕,人品貴重,大半的朝臣都是敬服於太子的。”衛遜對於兒子的這個擔憂,卻是沒有半點擔心,太子的能力擺在那裡,讓朝臣信服,對陛下恭敬孝順,只要太子不謀逆,陛下就絕不會廢太子。
“不管陛下是因為什麼原因重視元嘉郡主的,但是陛下絕不會因為元嘉郡主和太子衝突,而廢除太子的。”衛遜知道兒子的這個擔憂從何而來,因為之前的晉王就是個例子。對於元嘉郡主為何被如此重視的原因,他所知不多,之前也有過一些猜測,他之前打聽到一些訊息,具體的原因不知,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們對此事的判斷。
“之前的晉王被陛下因為元嘉郡主的一些事情斥責,其實都不過是晉王所做之事觸動了陛下的逆鱗,藉著元嘉郡主的名義給晉王警告而已,只不過晉王沒有看明白而已。”
“其實,你這個擔心都是多餘的,元嘉郡主和皇后娘娘交好,和太子之間感情也不錯,聽說元嘉郡主曾不止一次的提點過太子一些大事,讓太子獲益匪淺,單憑這一點,就足以說明元嘉郡主有意和太子交好,同時也說明陛下對太子的態度,你要知道,若說這個世界誰最瞭解聖意,那麼讓陛下親手教匯出的元嘉郡主絕對佔其中一位。”之前太子和他說過,元嘉郡主提點他的事情,他便明白,相比於其他幾位皇子,元嘉郡主更看重太子,這位郡主如此瞭解陛下,這何嘗不是陛下的想法?
“既然父親如此說,兒子便放心了。”衛澄聽了衛遜的話後,明顯擔憂少了一些,對著父親微笑道:“如此說來,元嘉郡主入朝,於我們來說未嘗不是件好事。所以,父親沒有反對元嘉郡主入朝。”
對於衛澄的話,衛遜不可置否:“雖也有這方面的原因,但是主要還是聖意難為,元嘉郡主頗有治國之能。”天和帝顯然是鐵了心的要讓元嘉郡主入朝,而元嘉郡主更是在和潘昶的爭論中佔了上風,所以,讓元嘉郡主入朝其實是綜合各方面的考量之後的結果。
衛澄聽後點了點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