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他知道的太多太多。不過此時的他對自身的安危早已不在意,能活自是好,不能活,家人能活也不錯。長久呆在這紫宸殿,周太醫覺得能脫離這裡,哪怕是死都會讓他由衷的快樂。
這世界上,死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死都不能。
***
封景王駱璟為太子的聖旨很快便下了,整個朝堂一片安靜。
如無意外,這景王便是下一任皇帝。聖旨已下,旁人自是沒甚可爭的。哪怕此時熙帝駕崩了,景王也是理所應當的即位人。
因熙帝病重,又急於確認未來大統的繼承者,太子冊封儀式辦得極為匆忙。與景王被封為太子同時,景王妃蕭氏也被冊封為太子妃,擇日便遷入東宮。
對於蕭皇后和靖國公來說,目前的情況已無力挽回,冊封太子的聖旨已下,暗裡的小動作不是沒有做過,但均是無用功。如今只能想著,哪怕未來的天子沒有蕭家的血脈,至少未來蕭家還能出一位皇后來聊以慰藉。
蕭氏的爹孃在蕭家本就屬於不受寵的旁枝,這下因為蕭氏成了太子妃在靖國公府頓時炙手可熱起來。
蕭氏的爹孃也有些發暈,可這運道一事是不好說的,當年選了他們女兒嫁給景王為何,他們心裡都清楚。一個不受寵的旁枝女兒嫁了一個同樣不受寵愛的皇子,任誰也不敢想象若干年之後,這兩人會成為太子與太子妃,日後的皇帝與皇后。
蕭氏的娘自從景王入京後,還沒有見過女兒呢。此次行罷冊封儀式,太子與其女眷遷入東宮,蕭氏的娘便遞了牌子求見太子妃。
從景王被招入京之時,蕭氏就知道自己的好日子要來了。
果不其然,景王帶了她一道入京。
蕭氏曾在心中無數次狂笑,哪怕你再怎麼不待見於我,能光明正大在你身側的只能是我,而不是那個賤人!
一切都照她所想那般進行著,太子冊封儀式之後,便是她太子妃的冊封典禮。入住東宮之後,她理所當然是東宮的女主人。
京城不同於景州,太子也不能再如以往在景王府裡那般管制著太子妃,蕭夫人的求見很快遞到太子妃面前,太子妃自然是準了。
第二日,蕭夫人入了宮來,在東宮見到許久不見的女兒,頓時淚如雨下。
“我的女兒啊,你怎麼瘦得如此厲害。”
蕭氏枯瘦如柴的身子穿了一身太子妃冠服,不讓人覺得威嚴,反而覺得她有種撐不起來的錯覺。面容枯槁,面板泛黃,說話有氣無力,讓觸目者驚心。
“咳咳……自從去了景州,身子骨便不好,總是病病好好的,這次來京城,行途勞頓,舊病便復發了。娘,女兒沒事,養養便好了,你不用擔憂。”
蕭夫人哭了半響,小聲問道:“太子殿下如今對你可好?”
好?什麼是好呢?
她衣食住行皆是最上等,可能殿下的待遇都不如她。除了不與她親近,除了因她犯錯關了她兩年,除了獨寵那個人,除了府裡‘規矩’嚴點兒,一切均好。
可蕭氏明白,這都是表面的好,都是沒經心的。甚至可能他只是下了一個命令,由下人來辦置的。這種好,是很浮面的。這種好在外人來看光鮮無比,內裡的苦澀只有她自己懂。
“殿下對女兒挺好的。”蕭氏只能這麼說。
自己生的女兒,怎麼會不瞭解她的個性呢?
蕭夫人哭著道:“你連娘都瞞,好與不好難道看不出來嗎?是不是有什麼話不好說?沒事,你別怕,有皇后娘娘在有蕭家在,不會讓蕭家的女兒吃虧的。”
蕭氏強撐的淚水終於流了下來,把她與景王之間的事情慢慢和她娘說了出來。
蕭夫人一邊罵著女兒‘痴傻愚笨,傷了自己夫君的心’,一邊說景王沒有容人之量,女兒明明改了,為什麼就不能讓一步。
蕭氏與自己的娘說了很多,包括自己幹得一些糊塗事。直至語畢,蕭夫人也不知該如何是好了。
她並不知道女兒和太子之間還有這樣的糾葛,當年女兒和孃家姐姐的兒子定親之前,被蕭家族裡決定成了五皇子妃。女兒不願,她也知道,可這畢竟是靖國公府定下的事情,便只能從了。她想著小女兒家的心思,日子久便會淡了,卻沒想到因此發生了這麼多事。
說五皇子沒有容人之量,只是蕭夫人一時氣話。實際上,她心中後怕之餘,已經明白以前的景王如今的太子算是極為仁厚的了。如果這事當初鬧到陛下那裡,哪怕女兒是蕭家的女兒,估計下場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