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步步錯,如今蕭夫人也不知該如何譴責自己女兒了。
太子並沒有對不起女兒,自己被冊封為太子,女兒是太子妃,並沒有被誰頂了位置。在景州的日常生活裡,太子也並不曾虧待女兒,唯一一次大動干戈,還是女兒阻礙皇嗣之舉。
這事如若不是景州發生,而是換到在京中如今這種情況,她的女兒一百次都不夠死的。
“你真是糊塗啊!”
蕭氏擦擦眼淚,露出一抹苦笑,“事情已經發生,再說其他也是無用,終歸究底他還念著夫妻情分,沒讓那賤人頂了我的位置。”
說到這裡,蕭氏譏諷的笑了一下,“我應該慶幸他寵的是個下賤胚子,出身不夠,若是換成喬氏,估計女兒的太子妃之位就得退位讓賢了。”
太子女眷甚少,此次不光蕭氏被封了太子妃,以往的喬側妃如今是太子良娣,玉嬌和玉容兩人被封了太子良媛,還有一位太子良娣暫不在東宮,至於此時人在哪兒,沒人知曉。
除了太子妃的冊封是跟隨冊封太子的聖旨一併下來的,太子其他妾室的冊封都是太子擬定。東宮人人都知有兩位太子良娣,可至今只知有一位喬良娣,另外一名陶良娣卻是無人見過。
“他倒是把她藏得緊,我就不信能藏一輩子!”
一直面色灰暗的蕭氏,也只有提到小花臉上才會露出一絲猙獰。蕭夫人從未見過女兒這樣,嚇得心砰砰直跳。
“你可別再做傻事了,如今這在京中,什麼事都有人看著。”
“女兒自是知曉,我怎麼可能讓人抓住把柄呢,我行為出了差錯不是給人挪位置嗎?他巴不得我如此,我才不會如他們所願。”
蕭夫人擦擦眼淚,道:“你能明白這些也是好的,終歸這不是正途,還是想著怎麼把太子哄過來,生下皇孫才是最重要的。”
皇孫?
蕭氏現在已經不敢往此處想了,那人的態度有多堅決,她是明白的,她才不會再去自取其辱。
想著那個至今未見人影的陶良娣,蕭氏心中泛起些許疑慮。
不可能景王府的人都移到京城來了,那個人不跟過來,她究竟去哪兒了呢,為什麼沒出現?
蕭夫人與女兒又說了會兒話,才離去。
送走蕭夫人,蕭氏沉思片刻,讓身邊服侍的宮人把喬良娣請來。
作者有話要說:ps:~~o(>_<)o~~走吧,咱們一起去盜/墓,挖了東西,上交給國/家。
嗚嗚嗚,我的無邪,我的小哥,面面看了吐槽,不死心耽誤碼字的時候去看了開頭,立馬吐血敗退。頓時有一種不好了的感覺,內傷不已。
以上是碼完這章還不忘的碎碎念,大家可以忽視,面面自己去療傷。
第144章
==第147章==
自那次想借用舅老爺一家刷存在感失敗後,蕭氏和喬氏便恢復了之前那種淡淡的狀態,彷彿之前那般熱絡只是曇花一現。
來到東宮以後,蕭氏倒是還想彰顯下自己的地位身份,只可惜她的要求被太子駁回了。為什麼駁回,蕭氏心裡有數,經歷過請安事件的幾個人心裡頭都有數。蕭氏不敢鬧大,怕把自己以往的老底子掀出來。
喬良娣到了之後,只乾坐也不吃茶,面上不顯實則眼含警惕。
如今和以往不一樣了,以往她只是個不受寵的親王側妃,現如今成了太子的良娣,再過不久就會成皇帝的妃子。以她的位分來看,四妃是跑不掉的。蕭氏這女人從來瘋狂,喬良娣又覺得自身貴重,自是不敢冒這個險。
蕭氏本想自然而然挑出那事,見喬氏一副坐立難安的樣子,皺起柳眉。過了會兒,才緩和麵色柔笑道:“本太子妃叫來良娣妹妹沒有其他事情,就是想問下妹妹可有陶良娣的訊息,這日子也不短了,怎麼一直沒看到陶良娣的人。”
喬良娣並不意外太子妃會如此說,能讓她們兩人聯絡上的除了那個人沒有其他。
恨之入骨又如何?
關鍵別人有人護著!
一個在王府時不入品的夫人,到了東宮一躍成了和她一樣的良娣,僅差太子妃一級。如若不是那人出身太低,想必連太子妃都要靠邊站了。
最為可氣的是,冊封有了,在東宮的院子有了,人卻是一直沒有出現。東宮最靠近太子的住處給她留了一所院子,各式擺設與宮人齊備,就是裡頭沒住人。而她明明人就在這裡,太子宛如看不見似的,反倒安排的地方遠一些。
可人不認輸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