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黑色粗陶的茶具,靠牆處的長條几案上文房四寶齊全,絲帕下蓋著一張琴,旁邊甚而還架了一管碧玉洞簫,牆角墩著一隻半人高的花瓶,不插梅花只插梅枝,疏條寥落,別有幾分枯朗之意。
“我的天……這地方可真好!”武玥迫不及待地甩了鞋子就踏上了筵席,斗篷脫下來隨手甩在一旁,開心地轉了好幾圈。
“真是好,”陸藕也極是喜歡這裡,“這三面牆上的紙畫梅花,頗有些梅花紙帳的意思。”
“可不就是,”燕七跟著脫鞋解斗篷邁上來,“我大伯原就說在這裡設一張床榻,頂上和四圍用梅花紙帳一圍,後又覺得太小氣,索性直接把牆全都弄成了紙屏風。”
“還是這樣好,闊朗明快!”武玥已經一屁股坐到席子上了。
兩個專在此處當差的小丫頭從旁邊房裡抱了個紅泥炭爐過來,就在當屋地上燃了,上頭置茶壺,現燒水來煮茶。
武玥眼尖,瞅見小丫頭拿鋼筷往爐門裡填的炭頗有些奇怪,連忙問她:“這是什麼炭?怎麼樣子這麼古怪,個個像桃核似的?”
“回姑娘的話,”丫頭連忙道,“這是橄欖核炭,大老爺昨日特特讓人送過來的,囑咐七姑娘今日待客時就用這個燒火煮茶,大老爺說,用這個燒火不僅無煙,還有清香,香味溶入水中,燒出來便能帶著淡淡的欖香味,水生幽香,味質醇厚,湯圓軟滑,其味繞舌,縱是不煮茶,只喝這炭燒出來的白水也是頗有滋味兒的。”
“哎呀,聽著就想喝,先別煮茶呢,我要喝白水!”武玥好奇又興奮地湊頭瞧了半天。
“燕伯伯真是雅士。”陸藕稱歎。
是啊,他還是蛇精病呢。
煮茶的功夫,幾個人已經隨意在席子上坐了,下頭的地龍已是燒了一整晚,這會子整個蘇雪廬都給烘得透透的,滿室裡溫暖如春,讓人怎麼待著都覺得無比愜意。
小丫頭擺上各色乾果點心和甜品來,武玥一瞅,就白了燕七一眼:“一看便是燕大伯讓人備下的,全是你愛吃的東西!”
“我就沒有不愛吃的東西啊,”燕七指了指碟子,“花梅球兒和花姜難道你不愛吃?”
“好吧好吧你贏啦。”武玥拈起一顆蜜煎的雕花楊梅放進嘴裡,酸酸甜甜沁入肺腑。
“今日茶會我們不能幹坐著啊,我看不如大家來作詩吧。”燕七道。
“打你了啊!”武玥含著楊梅揮手推燕七。
“那畫畫好了,”燕七又道,“光賞梅不行,還得畫梅,今兒可是賞梅宴,幹什麼都得跟梅有關才是一名合格的京都百姓。”
“明明是暖爐茶會,怎麼又成賞梅宴了,你這還帶一會兒一換的啊?”武玥叫道。
“女人心,本就變換不停。”燕七攤手。
“就你還女人哪?崔四,你來評評理,燕老七哪一點像女人啦?”武玥逼問一直在旁笑呵呵的崔晞。
“哪一點都像。”崔晞笑。
“哎,我就不該問你,你永遠都和老七一個鼻孔出氣。”
崔晞聽了這話倒是挺高興,笑道:“與梅有關的事,我也來做一樣吧,我送你們一人一支現雕的梅花木簪。”
“好啊!”武玥高興了,“那我也來,與梅有關的是吧?那我負責吃雕花楊梅好啦!”
“那我給大家彈一支梅花三弄。”陸藕指著案上的那架琴也湊趣道。
“我家小九畫梅。”燕七道。
“那你呢?”武玥問。
“我給大家講一講梅花餅的做法。”燕七道。
所以大家一個畫畫一個彈琴一個做手工一個吃楊梅一個講梅花餅的做法嗎?
#逗比團伙歡樂多#說的大概就是我們了,武玥想。
第239章 梅宴 身處浮華,心存清境。……
燕九少爺的梅寥寥幾筆便畫得了,眾人鋪在眼前細賞,見疏枝清奇,花如點星,很有幾分氣清意朗的超脫,燕七便誇弟弟:“以畫見人,筆下無繁仄,胸中有清氣。”
“嗯,以畫見人。”武玥瞟了燕七一眼。
“對,以畫見人。”燕七也瞟她。
倆人《早發白帝城》裡的山和猿也不知能見出怎樣的人格來。
陸藕笑道:“小九這幅梅已是到了‘意到筆不到’的境界了。”
“何謂意到筆不到?”武玥虛心求教。
“是指畫貴含蓄,筆雖未到,卻能在意境中得之。所謂‘意在筆先,畫盡意在,雖筆不周而意周也。’筆略到而意已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