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然而人心這種東西,確實很難捕捉。
就拿驪山的這次事件而言,在最初的計劃中,聖人應該只是裝病,當然對外則宣稱聖人病危,且此時因為抽調奔赴西北的三萬援軍,留守京畿的兵力並不多。
而留守的這些兵力也都掌握在幾大勢力的人手中:皇帝、蘇氏、韋氏、霍氏,以及李氏,當然這只是明面上的正規十六衛,除了這些,京中的長公主、公主、親王、郡王等王爵人家還有朝廷標配的親衛。
另外,五相、朝廷勳貴人家既有朝廷配置的親衛,還有自家豢養的部曲、護衛。
這些兵力看著分散,但若是幾家聯合起來,也是一支不可小覷的力量。
只要詳細瞭解了京城的這些或明、或暗的兵力,懷有異心的人定會藉此良機生事。
聖人和長公主就是要故意賣個破綻,準備了最有誘惑力的魚餌——皇位,進行一次有風險卻收穫更大的釣魚活動。
聖人自己就親身經歷過長達十多年的奪嫡爭鬥,自是知道這樣的戰鬥是怎樣的血腥與殘酷。且當年吳王之亂的餘黨剛剛肅清,他才坐上寶座沒安穩幾年,自己的太極宮竟出現了致命的毒物,這讓聖人剛剛放鬆下來的神經重新緊繃起來。
不管那毒物到底是針對誰,正如長公主對他所言:“那人竟能將毒物帶到御前,足見其野心和手段。她今日可以在皇后的寢宮下毒,明日就能在聖人的御膳中下藥。”
宮裡存在這樣不安定的因素,讓已經漸漸習慣掌控一切的皇帝如何能忍受?
這兩年他確實變得有些荒誕、任性,但骨子裡還是很精明的。
如今生命面臨挑戰,聖人的聰明和謹慎也悉數回籠。
他在與長公主的談話時。一邊聽著姐姐的分析,一邊也在暗暗思忖——下毒之人到底是誰?他的目標又是哪個?
如果說那人是想謀害皇后,那麼下毒的無非就是後宮的那些妃嬪,而這些人依靠的便是他這個丈夫,應該不會加害於他,這個倒是可以緩一緩(皇后默……)。
可那人若是針對自己,那麼下毒之人的人選就有好幾個可能:
首當其衝的是皇后,兒子當皇帝和丈夫當皇帝的區別,皇后明白,皇帝也明白。再加上帝后的關係漸漸疏遠。皇帝對皇后也慢慢生出幾分戒心;
第二個可能。則是韋氏和大皇子,她這個情況與皇后有幾分相似,不過兩方相比,韋氏一系的嫌疑更大些。
因為皇后和三皇子佔著名分。而韋氏想要達成目標,就必須趁著三皇子還小,在朝中還沒有什麼大的影響力的時候動手。
而這個動手的機會,哪裡還有比‘皇帝病重、且京畿宿衛兵力不足’的時機更好的?!
還有第三個可能,那便是聖人的叔叔、弟弟乃至侄子們,尤其是曾經與他爭過皇位的兩個弟弟,如今他們一個死了、一個殘了,但他們的兒子還在,支持者也還殘存。背後支援的母族、妻族也都在,所以,若是他們有心謀逆,也不是沒有可能。
一想到有這麼多人覬覦自己的寶座,聖人就忍不住背脊發涼。總感覺黑暗中有一雙雙嗜血而又冷酷的眼睛正盯著自己,說不準就什麼時候衝上來把自己咬死。
“阿姊,決不能坐以待斃,”
聖人思忖良久,最後一拳頭捶在面前小几上,從牙縫裡擠出這句話。
“大郎言之有理,”長公主盤膝坐在他的對面,聽了這話,用力點點頭,並建議道:“不如咱們來個欲擒故縱、誘敵已入?!”
聖人雙眼一亮,笑眯眯的看著長公主:“阿姊,您有什麼計劃?”心裡卻暗暗點頭,長公主的想法與他不謀而合,不過他更想聽聽姐姐的意思。
“大郎,喬木手中有這樣的寶貝,除了咱們幾個,並沒有外人知道,那下毒之人更不知道,不如索性來個將計就計。”
長公主手肘撐在憑几上,手指輕輕的敲著幾面,低聲對皇帝說出自己的計劃。
聖人凝神聽著,待長公主說完後,他也沒有立即表態,而是陷入了沉思當中。
良久,他才看向長公主,道:“阿姊的計劃極好,我覺得可行。要不,明日咱們試上一試?”
長公主見皇帝認同了自己的計劃,一直嚴肅的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點頭道:“好,咱們再商量一下細節,回去後我就通知喬木。”
聖人沒有說話,輕輕頷首表示同意。
就這樣,這對姐弟又細細推敲了下計劃的細節,一直商量到大半夜,長公主才頂著滿天星星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