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部分(3 / 4)

小說:棄婦的極致重生 作者:低訴

回到家中,長公主便將計劃中需要蕭南做的事項全都寫了下來,然後用鷂子將信件送出。

再然後,聖人便‘中毒’了,皇后並不知道計劃,但她本能的覺得這件事有蹊蹺,於是她選擇了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不管這件事的真相如何,她只做一件事——帶著兒子一起守在中毒的皇帝榻前,寸步不離!

至於外頭的事兒,她全權委託給了長公主。

偏長公主並不接這茬,學著皇后的樣子,竟也死死的守在皇帝身邊,同時拿著皇帝的口諭將三千羽林軍調進太極宮宿衛。

做完這些,長公主就什麼都不管了。

就在皇后考慮‘查案’人選的時候,韋氏和平安跳了出來,主動要求幫忙。

皇后不願將此事交給死對頭,可宮裡除了她,其它的嬪妃全都是她的情敵,原本可以交給長公主,可長公主不接呀,無奈之下,她只得批准了韋氏的‘毛遂自薦’,不過為了牽制韋氏,皇后情急之下便推出了長孫太夫人。

這位老夫人,雖不是李家人,卻是皇帝和長公主都要尊敬的長輩,且為人端方、耿直,由她‘監督’,想必韋氏母女也不敢搗鬼。

就這樣,皇后推薦、皇帝默許、長公主贊成,主審官便定了下來:由長孫太夫人、韋氏共同審理皇帝中毒事件。

然後任由韋氏將矛頭指向蕭南,再然後便是傳蕭南進宮問話,再再然後就是草草結案。

皇帝中毒,竟沒有驚動任何朝廷官員,只在後宮象徵性的審查了一遍,便草草了結了,怎麼看都像是一場鬧劇。

且最令人意外的是皇帝的態度,自己被人下毒,案子審理完,只抓出了一個心思歹毒的宮女就結案了。沒有幕後主謀,沒有動機,什麼合理的結論都沒有,皇帝竟也認同了這樣的審理結果。

其實,也沒有什麼奇怪的,因為這本身就是長公主制定的那個計劃的第一步,只為引出下毒的幕後主使人。

而韋氏呢,心裡隱隱覺得有些奇怪,但她和大皇子正制定一個計劃,且他們的計劃也已經完成了第一步——想盡辦法支開京城及附近幾個州郡戍衛的十六衛。

第一個被支走的是從十六衛抽調的三萬遠赴西北的援兵。

沒錯,西北之所以出現敗績,是韋氏在背後的籌劃,負責軍需籌集、運送等各種後勤支援的王文度副總管,便是韋氏門下的人。

平西大軍為了尋找賀魯主力的蹤跡,拉長戰線、深入草原,糧草的供給非常重要,而王文度在這個關鍵時刻,故意在軍需的問題上出了紕漏,致使幾萬大軍斷了糧草,接著又與援軍失去聯絡,最後被得知訊息的賀魯打了埋伏,慘敗而歸。

韋氏算計得很清楚,只要西北大軍慘敗,哪怕是傳來慘敗的訊息,一心想要軍功的皇帝定會震怒,定會第一時間派出援兵,若是再順利點兒,皇帝都可能會御駕親征。

隨後的事實證明,韋氏的計劃還是很順利的,皇帝在議事堂的攔阻下沒有親征,但從十六衛匆匆抽調組建的援軍卻草草離京了。

前文咱也說了,大唐施行的是府兵制,沒有職業軍人,而是由需要服役的農戶徵調編入十六衛,以及十六衛治下的全國各州縣的折衝府。一旦遇到了戰事,需要大規模出兵的話,則是從十六衛抽調。

平西大軍已經抽調了幾萬人,如今又調走了三萬人,京畿附近正規軍衛的兵力不超過五萬人。而這五萬人中,有兩萬餘人是控制在韋氏手中的。

若是他們再設計調走西大營、南大營的兩萬餘人,那麼皇帝手中最多不超過一萬人。

兩萬多對不到一萬,再加上皇帝還能控制在自己手裡,這筆買賣太划算了!

當一切順著計劃一步步實現的時候,韋氏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而這種勝利的預感,讓韋淑妃一系的人馬陷入了莫名的狂喜中,以至於讓他們疏忽了一些細節。

聖人中毒案中的不合理,也就這樣被他們給忽略掉了。

然而,韋氏的人做夢也沒想到,所謂的‘西北慘敗’,並不是真的敗了,而是聖人的另一個計劃,計劃的執行人便是被韋氏拿來做‘替死鬼’的崔幼伯……

☆、第446章 前因後果

沒錯,別看崔幼伯遠在千里之外,但京中的諸多計劃都與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有些甚至就是他親自參與制定,並暗中命人執行的。

咱們再把時間調回兩個多月前——

那日,崔幼伯得到眼線送來的訊息,說是王文度與京中某位貴人關係非常,且在行軍途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