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讀書寫字的時候,也喜歡俏麗可人的小丫鬟紅袖添香,但、但現在是孝期呀,他就是再沒腦子,再不孝,也不會在阿婆的墓前幹那些事,就連想一想都是對阿婆的不敬。
小小的開了個玩笑,木屋裡的氣氛輕鬆了下來,雜物間煎茶的兩個小丫鬟已經煎好了茶,小心的送了過來。
抱著白瓷茶盞,呷一口滾滾的茶湯,耳邊傳來山間呼呼的風聲,崔幼伯夫妻兩個正式開始了守孝的生活。
清晨,崔幼伯和蕭南都早早的起來了,兩人穿好衣服,雨水已經準備了洗漱的熱水,服侍兩人洗漱。
梳洗完畢,春分準備了簡單的朝食,夫妻兩個吃了幾口便停了箸,喝了茶湯後,便齊齊去崔氏墓地給老夫人‘請安,。
路上,每每遇到外出耕田、做活或者聊天的族人,崔幼伯夫婦兩個都會客氣的打招呼。
“七堂叔,快過年了,怎麼還去田裡呀!”
“二叔公,過年的年貨都備齊了嗎,若是缺什麼,只管去田舍吩咐下人幫忙準備。”
“三堂弟,學裡還沒放假嗎?怎麼還往族學跑呀?”
“六堂嬸,風寒好了沒,家裡的藥材夠不夠,若不是不夠,田舍裡還有呢,你只管讓大堂哥去取。”
一路上,蕭南都溫柔客氣的問候著每個相識的族人,如果有不認得的,她就微笑頷首,當做打招呼。
崔幼伯也是如此,有時遇到年紀大的長輩,他還會停下來仔細詢問對方身體情況,並根據具體情況,介紹一兩個養生的秘方。
如此這般了幾日,崔氏族人們,都開始紛紛稱讚起這對孝順又守禮的小夫妻,尤其是那些年長的老人,都暗自羨慕崔老夫人有個孝順的孫子和孫媳婦。
“嘖嘖,還是崔三娘眼睛毒呀,選了個這麼好的孫子過繼,看咱們方圓幾百裡,有誰家的子孫似大郎這般純孝?”
“可不是,放著舒適的田舍不住,卻守在苦寒的草廬,每日還親去墓地祭拜……誰能做到這一步?”
“就是就是,崔大郎的娘子還是堂堂郡主咧,身邊那麼多奴婢不用,卻親力親為的獨自照顧郎君,嘖嘖,崔三娘也不知道從哪裡尋來這麼好的孫媳婦。”
小崔莊前的小溪邊,一群抱著木盆來洗衣的婦人們,每次看到對岸那對小夫妻在墳前行禮,就忍不住七嘴八舌的議論。
雖然大家關注的重點不同,但結論很一致,那就是崔幼伯夫婦孝順守禮,是兩個實誠乖巧的好孩子。
鄉間不如市井熱鬧,但八卦流傳的速度並不慢,沒多久,崔幼伯兩口子的名聲便傳到了大崔莊,隨後是整個安平鄉,最後還沒過完上元節,整個邙山都知道崔家出了孝順的孫兒。
☆、134章 守孝的日子(二)
臘月三十日,除夕。
洛陽榮壽堂中庭的某間客舍裡,鄭勤跪坐在南窗下,伏案抄書。
此時已近正午,外頭的陽光燦爛,絲絲縷縷的金線透過寬大的南窗投射進屋子,映照得整間屋子都敞亮明媚。
鄭勤卻彷彿沒有感覺到這暖暖的陽光,雙眉緊鎖的思索著什麼。
他面前攤放著一策竹簡,手邊還堆著幾卷書冊,有的還沒有開封,有的已經攤開了一半,一旁的硯山上放著一支毛筆,筆頭還蘸著墨汁。
書案四周則零散放著十幾張寫滿字跡的硬黃紙,彷彿是被人隨手放置的,顯得很是凌亂。
靠牆的角落裡更是堆放著一尺多高的硬黃紙,被人裁成相同的尺寸,約莫六寸長、四寸寬大小,並不像用來拓碑文,反而像是日常寫字所用。
這若是讓一些買不起紙筆的讀書人見了,定會心疼不已,因為這些硬黃紙是彼時最名貴的紙之一,做工考究、質地上乘,不發潮、不生蟲,放上十幾年、甚至上百年都能完好無損。
似這樣名貴的紙張,只有拓寫碑文或者抄寫佛經的時候,才會鄭重的使用。
而像鄭勤這樣,彷彿用最普通的草紙一樣隨意使用硬黃紙,簡直就是敗家子中的敗家子呀。
其實,放在一個月前,鄭勤也捨不得用這種紙來抄書,平日能用上好的宣紙就已經是奢侈了,哪會隨意用硬黃紙?
但,人家崔幼伯指名要用硬黃紙,且擺出一副無限量供應的架勢,鄭勤也只好奢侈一把了。
鄭勤身邊不遠處還放著一個熏籠,竹籠下炭火燒得正旺,烘得整個房間都溫暖如春,絲毫感覺不到窗外的寒冷。
“……竟是個‘遜,字……”
鄭勤思索了好久,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