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2 / 4)

小說:代妾 作者:標點

卷,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這韶光賤!

煙淡兮輕雲,香靄靄兮桂蔭,嘆長宵兮孤冷,抱玉兔兮自溫,月明雲淡露華濃,欹枕愁聽四壁蛩。

傷秋宋玉賦西風,落葉驚殘夢,閒步芳塵數落紅。夢迴鶯囀,亂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炷沉煙,拋殘繡線,恁今春關情似去年。曉來望斷梅關,宿妝殘。

你側著宜春髻子恰憑欄。剪不斷,理還亂,悶無端。已吩咐催花鶯燕借春看。

雲髻罷梳還對鏡,羅衣欲換添香。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好景豔陽天,萬紫千紅開遍。滿雕欄寶砌,雲簇霞鮮。督春工珍護芳菲,免被那曉風吹顫。使佳人才子少繫念,夢兒中也十分歡忭。

湖山畔,湖山畔,雲蒸霞煥。雕欄外,雕欄外,紅翻翠駢。惹下蜂愁蝶戀,三生錦繡般非因夢幻。一陣香風,送到林園。似這等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願,便酸酸楚楚無人怨。秦淮無語送斜陽,家家臨水映紅妝。春風不知人事改。依舊歡歌繞畫舫。誰來嘆興亡?青樓名花恨偏長,感時憂國欲斷腸。點點碧血灑白扇,芳心一片徒悲壯。空留桃花香。

秋錦瑟聽著這曲子扭過頭看了秋雲裳一眼。秋雲裳聳了聳肩說道:“這便是嬤嬤教音律,你去看看吧,說不定你會喜歡。”

當她們三人站屋子裡時候,唱曲子聲音也便跟著停了下來。

嬤嬤見秋雲裳出現,收住音色。冷著一張臉說道:“咱們接著往下講。”

秋雲裳朝著秋錦瑟吐了吐舌頭,便乖乖坐椅子上聽嬤嬤講課。

崑曲形成於元末明初江蘇崑山一帶,故而得名。其劇目豐富、文詞典雅;表演細膩傳神;唱腔音樂清麗婉轉、淡雅飄逸。牡丹亭》共有戲五十五出,

《驚夢》是第十齣。舞臺上演出將其指《驚夢》分成《遊園》和《驚夢》兩折。

《遊園》折中有曲牌[繞池遊]、[步步嬌]、[醉扶歸]、[皂羅袍]、[好姐姐]、[隔尾]。

《驚夢》折中有曲牌[山坡羊]、[山桃紅]、[鮑老催]、[山桃紅]、[綿搭絮]。

崑山緊鄰蘇州,南宋以來這一地區就以福庶名滿全國。蘇州自古以來就是個人文薈萃、名勝古蹟多存繁華所。多少才子佳人、名人軼事出現這個昌盛、富貴風流之地。

明朝蘇州一帶戲曲勃興與當時經濟和商業活動有關,經濟和文化繁榮。給戲曲藝術發展提供了必要條件。作為民間聲腔崑山腔,是一種群眾性集體創作,流傳於吳中一帶。後來漸漸得到一些社會上著名歌唱家重視。這些歌唱家們聲腔豐富。講究唱法,善於吸收和改革。海鹽腔、崑山腔、餘姚腔、弋陽腔是當時“四大聲腔”。眾多曲家之中,後能存菁去蕪地集大成,並且把歌唱技法提升到理論高度民主而加以分析,就是被後世尊為“曲聖”魏良輔。魏良輔雖不能說是崑腔創始人。但他苦心鑽研,改良南曲。因而提高了崑腔藝術,建立了獨特歌唱體系,這個功勞是大大。

比魏良輔稍晚,而與他齊名梁伯龍,是創作第一部用崑腔演唱傳奇劇本《浣紗記》作者,從此,崑腔由清曲進入到劇曲。《浣紗記》無疑是崑曲史上一座里程碑。這其間,足以傳世傳奇作品不少,為膾炙人口當屬湯顯祖“臨川”或稱“玉茗堂四夢”。而《牡丹亭》是湯顯祖抗鼎之作,數百年來一直被尊奉為傳奇圭臬。

秋雲裳聽著嬤嬤這般滔滔不絕講話,不由得有些睏倦,忍不住打了個哈欠,恰好這一幕落了嬤嬤眼裡,嬤嬤厲聲斥責道:“你就是這般聽老身講課嗎?你可知這些都是你以後要用上,你現不聽不要緊,若是以後你後宮之中無法因此而籠絡到陛下心話那你以後可就是連哭都來不及。”

秋雲裳不屑一顧反駁道:“我才不想因為這些得到他歡心呢,這後宮里人這麼多我才不稀罕陛下就寵愛我一個人呢。”

嬤嬤聽到秋雲裳這般洩氣話,不由得是橫眉一豎說道:“你個不爭氣女娃子,你以後若是再這般話我看到時候你還不如就一直待家裡好裡,還去參加什麼勞什子選秀,還進什麼宮。”

秋雲裳一聽嬤嬤這麼說登時也火了起來說道:“我事情才不要你橫插一腳管我呢,我原本就不想入宮,若是因此得不到陛下寵愛那就罷了,我才不稀罕呢。”

秋錦瑟見情勢不對,忙勸慰嬤嬤道:“嬤嬤還請息怒,雲裳姐姐就是這樣直性子,我聽你說就是了。”

秋錦瑟說道:“嬤嬤,你說是崑曲,要我說啊,這戲曲還真是好呢。”

中國戲曲是一種綜合舞臺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