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3 / 4)

喜說,“拿酒來!”

桂喜恭敬地跪地呈上毒酒,“恭送娘娘歸天!”

貴妃含笑飲下毒酒,“哀家困了,扶哀家歇下吧!”一沾到枕頭,貴妃娘娘就合上了雙眼。她的唇角依舊帶著微笑,恍若入夢,夢裡她似乎又見到了那個風流英俊的人。

那個蠢人啊,明明是個弱質書生,卻偏偏為了她放棄了他最愛的詩文,放棄了他金榜題名、封侯拜相的夢想,入得這深宮裡來做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侍衛!

“勉哥,我們的兒子要做皇帝了,如今知道這個秘密的最後一個人也要死了,你看到了麼?”貴妃娘娘最後一句遺言沒有任何人聽到……

☆、第九十八章

顧興戟和顧興戈見面還沒說上兩句話,桂喜就來回報,“娘娘鳳駕歸天了!”

不必桂喜多說,兄弟二人也知道這個娘娘是他們的母妃。“怎麼回事?”他們的母妃雖然經常犯蠢但是身體康健,不可能無緣無故突然死去。

桂喜呈上明黃色的聖旨,“這是先皇遺命!”顧興戈搶過聖旨一目十行地看完。然後面色沉重的看著哥哥。

“擇日不如撞日,今日便發喪吧!以免夜長夢多!”顧興戟面無表情看不出他此時的喜怒。有三萬精兵強將,京城的局面應該能穩定的住吧?!穩不住也要穩!

“是!”顧興戈與顧興戟意見一樣,皇帝的屍體已經不能再放了。喪鐘敲響,皇帝駕崩,所有朝臣披麻戴孝入宮為先皇送別。

桂喜作為先皇生前的心腹太監,在眾位大臣面前宣讀了皇帝的遺詔,確立四皇子的太子地位,言明一旦帝君辭世就由其登基為帝。這詔書是趙元升宮變之後皇帝趁著清醒時候吩咐翰林院學士們擬定的,有多位大臣見證,只是,此時……

“這詔書是假的!皇上不可能立四皇子為儲君!”說話的人是郭宏的親信。宮變當夜被郭宏當做後手留在了大營,只可惜這後手沒用上宮變就被平息了。他的話得到了許多朝臣的贊同。至於原因……

這些臣子家族中都有子弟在京畿護衛營服役,當夜或多或少都參與了那場宮變。四皇子作為那場宮變的平息者之一一定不會放過參與那場宮變的餘孽的,所以無論如何都不能讓四皇子登基。

“孤知道諸位卿家擔心的是什麼,當夜宮變的主謀之一趙元升已經伏誅,另一主謀郭宏雖然在逃,但是用不了多久就會歸案。其餘策劃宮變的人已經歸案,剩下其他參與宮變的兵士,孤相信他們只是執行上峰的命令,被奸人矇蔽而已。他們都是我朝的棟樑之才,且法不責眾,孤不會再追究其他人罪責!”顧興戈立刻換了自稱。不是他迫不及待要做太子,而是要端足架子鎮住場子。

顧興戈此言一出,朝臣中不少人開始動搖。他們官位低微,即使有子侄加入京畿護衛營在裡面充其量也不過是個分隊長,仔細摘摘,也能摘出來。當然也有不少人覺得顧興戈這是故作姿態,為了能順順當當的繼承皇位,一旦他將皇位坐穩了,肯定會來個秋後算賬。就算是他不借此發作,隨便找個什麼理由將這些人調到前線去,他們也是會九死一生的。

別說,顧興戈還真就做的如此打算。這些人能叛亂一次,自然也能叛亂第二次,所以顧興戈是不打算將他們都留在身邊的,那就只能送到邊疆前線去,至於死活那就聽天由命了!

“先皇手諭在此,你們要抗旨不遵麼?”顧興戈舉高先皇遺詔,高聲喝問。

臣工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一彎腰,“臣等不敢!”這算是過關了?當然不是!因為立刻就有人說:“先皇遺命我等自然不敢不遵,但是如何證明這就是先皇手諭?”

“哼,這份手諭是在八位大臣的見證下,由翰林院大學士草擬,先皇親手加蓋的玉璽,誰人敢懷疑?”顧興戈怒目一瞪,氣場全開,下面站的臣工許久無人再說話。

半晌,人群中傳出一個尖細的聲音,“不知是哪位學士執筆,又是那幾位大人見證呢?”顯然是有人不敢站出來說,藏在朝臣中給兄弟二人使絆子呢!

顧興戈心中一緊,他掃過下面頭顱低垂的臣工,八位大臣一位學士,其中有四位大人和一位學士已經在近日的動亂中被叛軍殺害了,還有一位大臣重傷,至今尚未清醒。剩下的三位……顧興戈幾乎不抱希望地叫出三位大人的名字。

結果不出顧興戈的預料,三位大人異口同聲地表示他們未曾見證皇帝留下遺詔。顧興戈面露氣憤,惱怒地說不出話來!

“是麼,不是說八位大臣麼,還有五位大人,本王當時在外平叛,不知道在場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