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堂上下意見統一,都認為此舉破壞了顏均的陰謀。
卻不料朝堂的決定,卻引起了民變。
老百姓渴望出城,眼看著出城的希望就在眼前,朝堂竟然不肯開啟城門。老百姓頓時憤怒了。
憤怒的人群衝上街頭,匯聚在一起,衝擊衙門。衙門官老爺跑了,憤怒的百姓就衝入貴里巷,衝入皇城,要求朝堂官員開啟城門。
憤怒的情緒會感染人,越來越多的老百姓加入人群中,和大家一起衝擊皇城,貴里巷。
官員們集體懵逼,到底是誰走漏了訊息?朝堂裡有顏均安插的奸細?肯定是這樣,肯定是有人故意將訊息散佈出去,煽動百姓上街鬧事。
不過現在要緊的是平息老百姓的怒火,而不是抓出奸細。
老百姓群情洶湧,處理不好的話,顏均不費一兵一卒,就能拿下京城。
朝臣們義憤填膺,好生惡毒的顏均,竟然耍這種陰謀詭計。
更讓朝臣們寒心的是,國朝有難,百姓不思報國,反而還給朝廷添亂。百姓知不知道,他們是在助紂為虐,是在幫顏均攻打京城。
這群愚昧無知的百姓,讓朝臣們非常憤怒。可是百姓不聽勸告,只想逼著朝堂開啟城門。就算一天只開啟兩個時辰,就算只出不進,百姓也是高興的。
朝臣們急匆匆地趕到皇宮,請示永泰帝。
永泰帝驚慌莫名。京城百姓鬧民變,是不是意味著大周不得人心?是不是意味著他這個皇帝真的會做亡國之君。
永泰帝又慌又怕,急切地問道:“諸位愛卿,此事要怎麼解決?”
朝臣們面面相覷,有人提議,“不如派兵鎮壓?”
“此舉不可。派兵鎮壓,只會激怒百姓,後果將不堪設想。”
“難道真要順了這群刁民的願,每天開啟城門兩個時辰?”
大家都看著首輔大人。關鍵時刻,首輔大人就該站出來做決定。永泰帝同樣看著楊首輔,希望楊首輔能夠力挽狂瀾,平息這場民變。
楊首輔沒有能力力挽狂瀾,顏均算計人心,一算一個準。這個破解這個局面,很難。
楊首輔卻不知道,這件事情從頭到尾都和顏均沒有關係。這場民變,一直都是聞先生在策劃。
聞先生代替顏均駐守京城,自然不能辜負顏均的希望。聞先生早就打算好了,要用這種手段,一點點的瓦解京城,瓦解朝堂。
如果到最後,朝堂和永泰帝不戰而降,那麼顏均威望不足的問題將迎刃而解。到時候天下臣服,顏均所要進行的改革也將順利推行。
楊首輔沉吟片刻,在眾人的注目下站出來,說道?:“陛下,既然兩個時辰太長,那就將開啟城門的時間定為一個時辰。”
朝臣驚訝,卻並不意外。永泰帝卻實實在在地感到意外。
永泰帝不明白,一開始是朝臣說這是顏均的陰謀,吵著不要開啟城門。怎麼一轉眼,這幫朝臣就改變了主意。
永泰帝呵呵冷笑,這幫朝臣果然毫無節操可言,他早就該想明白,不能指望這幫朝臣。
永泰帝目光掃視在場的朝臣,“諸位臣工意下如何?”
朝臣們低著頭,彼此交換眼神,然後齊聲說道:“首輔大人的辦法甚好。”
永泰帝出離了憤怒,如此不要臉的朝臣,他也算是見識到了。
永泰帝板著臉,說道:“那就依著首輔大人的意思辦。”
話音一落,永泰帝起身,甩袖離去。永泰帝不想見到這幫毫無節操可言的朝臣,那隻會讓他更加生氣。
一道旨意,城門開啟。每天只有一個時辰,只出不進。
可就算如此,京城的老百姓也很滿意。民變順利平息,要出城的都趕著回家收拾細軟,趕著出城的時間,急匆匆地離開京城。
一開始,還有人在觀望。
後來見出城的人平平安安,城外的定北軍並沒有為難,城門的守衛也很規矩。過了小半個月後,觀望的人也心動了。一時間,出城的人瞬間暴增。以至於城門開啟的那一個時辰,城門周圍交通堵塞,完全動彈不得。
有人著急著出城,自然也有人堅守京城。
一個月後,出城的人逐漸減少。京城的老百姓,見定北軍真的沒有攻打京城的意思,心安定了很多。既然定北軍不打算攻打京城,那就繼續留在京城討生活吧。去了鄉下,還要看親戚臉色,又沒有合適的活計,還不如留在京城過一天是一天。
至於朝堂上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