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因為,五爺在天有靈,不願忠僕子孫蒙冤。」
少年點點頭,很是贊同。
那摺子被正康帝壓了兩天,時不時拿出來看。
好一個程世萬!
奪人軍功,罪不容赦!
按摺子上面所說,程世萬之所以平步輕雲,是因為冒領了別人的軍功。匡家自忠義公死後,後繼無人。匡家軍便由一位姓李的家將代為掌管。
而程世萬,在李姓家將戰死後,佔了所有的軍功。
是以,他平步青雲,慢慢超過了昔日的舊主。
更可恨的是十二年前,他故技重施。以拂照舊主為名,帶著匡有兩位公子出征,最後落得一死一傷。
死去的匡家二公子還是他的女婿,任誰都不會懷疑他會從中做手腳。
而匡家兄弟的軍功,則被他安在鬱亮的頭上。
他很聰明,沒有讓程家子孫頂替。而是推出一個沒什麼大關係的屬下,別人就算是想破頭,都看不出他做的手腳。
此人心機之深,令人膽寒。
正康帝眼眯起,轉動著大拇指上的玉扳指。
過了許久,他沉聲道:「擬旨!」
「大司馬程世萬,奪人軍功,罪不可赦,所有封賞全部收回。威武將軍鬱亮除將軍名,貶為庶人,永不起復。追封李山為安南將軍,提匡庭生為鎮護將軍,賜四品御刀,殿前行走。」
侍從官擬好旨,呈上來。
正康帝看過,蓋上玉璽。
旨意傳到程府,原本沉浸在哀傷中的程家眾人,全部呆若木雞。這下不止是塌了半邊天,而是天全塌了。
程夫人暈過去,醒過來,問了兩句話,接著又暈了過去。
整個府中,亂成一鍋粥。反倒是程八孝順,一直跪在靈堂前燒紙。其他人都被聖旨打亂了心神,哪裡顧得上傷心。
宮裡那裡不能遞話,出了這樣的事情,他們更不能連累程皇后和太子。只要程皇后和太子安好,他們程家才有東山再起的希望。
「父親,當真是奪了別人的軍功?」
程家老大試探著問道,語氣驚疑。
聖旨都下了,當然是真的。
程六在心裡想著,低頭不語。
程夫人再次醒來,吩咐所有人該做什麼做什麼。不出所料,自聖旨下後,來弔唁的都是各府的管事。
陛下收回程家所有的封賞,程家已是平民。他們之所以還派管事來弔唁,都是看在宮中程皇后和太子的份上。
程夫人強撐著,親自接待來弔唁的人。
如此站了近三個時辰,人有些支撐不住。她腳一軟,眼看著要滑倒,被程八手一託,「娘,您趕緊去歇著吧。」
程夫人定定地看著她,突然淒涼一笑。
再看看靈堂前的棺木,掙開她的手,走過去。
棺木中的人,面目已經焦黑,再無在世時的風光。她記得當年他不過是個家奴,而她也是普通人家的女兒。
別人都說匡家仁義,待屬下奴才們都很厚道。她父親是個秀才,看中匡家的家風,不顧別人的冷嘲熱諷,把自己嫁過去。
彼時,他還只是一個跟在匡家人後面的奴才。因為他上進好學,在武學上很是刻苦,得到匡家人的賞識,編入匡家軍。
她嫁過去後,匡家除了他的奴籍。
後來,他一步步高昇,所有人都說她好福氣,眼光好。
她知道自己出身低,比起京中的夫人無論是學識上,還是教養上都矮了一截。所以,她從不敢過多幹涉他的事情。
他還算有良心,沒有寵妾滅妻,一直給她正室的體面。她也識趣,身邊的丫頭都是年輕貌美的,只要他能看上,一律抬為通房。
老八的親孃是一個落魄人家的小姐,琴棋書畫無一不精,他很是寵愛。那小姐體弱,生老八的時候難產。
他嘴上不說,心裡懷疑是自己動的手腳。老八出世後,便抱在她的名下,充當嫡女。
別人恭喜她得老來女,她是有苦說不出。
現在,他死了。
她傷心的不是他的死,而是他死後自己的孩子們怎麼辦?他得了一個這樣的名聲,她在宮中的女兒怎麼辦?她的外孫怎麼辦?
為什麼?
他死都死了,還要留下這麼一個大麻煩。
程八看著她,再看到上前扶住她的嫂子們,一言不發地低下頭去。
錦安侯府也派了管事弔唁過,鬱雲慈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