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3 / 4)

楚之後忙作揖謝道,漢子憨厚慢說不敢,笑了笑走開了。

三人走進到了村長家的院子門口,院門緊閉,李明錦上前敲了敲門喊道:

“有人在嗎?請問有人在嗎?”

“來啦,來啦,別敲了,誰啊這是?”院內傳來一婦人的答應聲,不一會兒門開啟了,一個身穿灰色布衣身體消瘦的四十歲左右婦人探頭出來,好奇的望著李明錦三人道:

“不知道幾位小兄弟這是要找誰?”

“嬸子好,我們是來找村長的,我爺爺是李大富,聽爺爺說李氏族人在此,此次遊歷至此順道來探親。”

“大富?”婦人顯然很是吃驚,忙轉身跑進屋裡,邊跑邊喊道:

“爹,爹,有三叔他們的訊息了……”

李明錦三人也跟著進了院子,站在院中開始打量著周圍的情況,除了房子之外,其他都顯得破舊不堪,院子倒是挺大的,有棵桃樹挺立在當中,邊上的籠子裡養了一些牲

口,旁邊的空地還種了不少蔬菜。

就在李明錦幾人在院中無聊隨意打量著的時候,屋中的李大山老兩口子聽著兒媳姜氏說老三的孫子回來探親,還不相信,還是兒媳再三保證是真的,才反應過來,激動的踉踉蹌蹌的從屋子裡跑了出來。姜氏看著公公婆婆顫顫巍巍的跑著,嚇得趕緊喊道:

“爹,娘,您們可要小心腳下,侄兒在院子裡等著呢,不會跑不見咯……”眼下家裡的男人都不在家,要是出事了可怎麼得了哦。

李明錦幾人也聽到了響動,看向堂屋門口,只見兩個頭髮花白的老夫婦,激動的眼含淚水的望著自己說道:

“可是大富的孫子?過來讓大爺爺看看。快,快過來……”聽著老人的話,李明錦大概也能猜出是爺爺口中的大堂兄了,自己的大爺爺,也不扭捏忙走過來跪下喊道:

“大爺爺好……我叫李明錦”轉頭又對旁邊的兩位婦人喊道“大奶奶好,嬸子好……”

“好;好,快起來……大爺爺看到你真是高興……真是高興。”李大山激動的忙將李明錦拉了起來進了屋子,看著李明錦身後的兩人又道:“這是……”

“大爺爺,這是我兩位同窗好友,範康澤和張浩,這次大家一起結伴遊歷的。”李明錦指著二人笑著對李大山介紹到。

“哦,好,快,都快進來,都是好後生……老婆子快去收拾一間房出來,晚上給小錦他們睡”老爺子難掩高興的又想到什麼遲疑的問道:

“你爺爺他們……”

知道老爺子顧慮什麼,李明錦笑著答道:“我爺爺和我二爺爺都好著呢,咱家現下落腳在梓州常懷縣南山鎮呢,家裡人都好呢。”

聽著侄孫這樣說,老爺子在心裡鬆了一口氣兒,自從十幾年前老三老四一大家子從李家村出去找活路去了,這麼些年來,一直沒有訊息,還以為……眼下忽聽老三的孫子找來如何能不高興,現下更是知道老三和老四一家子都安好,心下大定,懸在心口十幾年的大石塊似是落地了。

☆、第38章 二更

老爺子吩咐老大媳婦去地裡喊兩個兒子和幾個孫子回家來。李明錦一直陪著大爺爺一家閒聊著,將河西村家裡基本的情況粗略的說了一番,李大山也和李明錦說起了李家村的事兒。

當年天下大亂,李家村也有人和李大富和李大貴一家子一樣逃出了李家村,想出去找活路,新朝初定之後,少部分族人還是回來了。當年有一些李氏族人不遠遷徙的,就留在了李家村。留下的大多數是村裡輩分名望高的人,李家從祖上就一直紮根五原鎮李家村,讓他們離了自己的根真是比死更難接受了。

然而朝廷的徵兵令還是到了,李家村不少成年男子都被強徵入伍,後來朝廷的軍隊節節敗退,有些人死在了戰場,有些人當了逃兵,除了少有幾個活著回來,更多的是再也沒了音訊。

李大山原先有三個兒子,徵兵的時候被徵走了兩個,當年逃回來了一個,眼下總共剩下了兩個兒子,胞弟李大柱原先也有三個兒子,眼下只剩下了一個,為此老二一家還和自家翻臉了。李大柱一直覺得同是徵兵入伍,老大家侄子逃跑的時候沒有照顧好自己的娃子,以至於自家去了兩個的孩子沒再回來。為此這些年,老二媳婦時不時的就要來家裡鬧一場。

李家村現在還不少孤兒寡母之家,日子並不好過。族人的凋零,李大山心裡不好受,族中的一些老人前些年都不在了,眼看自個兒六十多了,也算是李家村輩分最高最年長之人,就擔任了族長一職,平時也是在盡力幫襯著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