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馴的奔放氣質,遊牧民族豪放的天性在他們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有一首著名的康巴歌謠這樣唱道:“我騎在馬上無憂無慮,寶座上的頭人可曾享受?我飄泊無定浪跡天涯,藍天下大地便是我家。”
康巴漢子恩怨分明,即使是親如手足也不例外。他們解決問題最慣用的方式是決鬥。你矮你弱沒關係,我先讓你一刀,這一刀我挨不下算我倒黴。
挨下了就得出生入死。刀光劍影后仇便沒有了,纏著頭裹著手的兩人仍然一起喝酒做朋友,喝酒時論斤不論兩。
另外;康巴漢子不單橫刀勒馬英武不凡,而且極善經商,是天生的商人。他們有經商的世風,大商家層出不窮,著名的康巴世商是藏區各地寺廟的重要施主之一。他們重信守義、敢於冒險,到處做買賣,足跡遍佈西藏及周邊地區。
所以當紫依介紹了陳煌和敖天等幾人之後,眾人連日來一陣牛飲烈酒,就成了生死兄弟,這放在其他人完全不可能,但是放到康巴漢子身上,就可以成立了。
桑格是當地部族首領,雖然才二十五六歲,但是在當地也是出名的英雄漢子,他也算是祖傳的修煉之人,不過卻是修煉的佛門法術。
雖然陳煌不喜歡佛門之人,但是不代表佛門裡都是壞人啊!所以悄悄的用城隍照魂鏡一看,發現整個桑格心裡善良,生平還真不見惡事,看見他對紫依的神魂顛倒,只是笑笑。
別人的郎情妾意,他參合什麼呢?就隨他們去吧!
紫依細細說起她在西藏的遊歷經過,其中不乏驚險之事,這些引不起陳煌的注意,但是最後紫依帶來的一個訊息,卻讓他尋思了好久,不敢接下這個祈願。
最後還是謝依依覺得不忍拒絕,陳煌這才對紫依和桑格說道,他答應去趟西藏。
他們也沒有什麼好收拾的,直接上路,只是西藏為佛門地界,哪裡沒有城隍管轄,所以陳煌的城隍土遁卻是行不通,只有飛機過去了。
飛機上,陳煌的神念聯絡到東海的計小天,要他快速的蒐集這次祈願的相關資料……
西藏的宗教很早以前就有不少教派,其中有一個叫噶瑪噶舉派,因為這個教派習慣戴黑帽子,因此也成為“黑帽派”,活佛轉世的規則最早就出自於這個“黑帽派”,時間是十二世紀,到十三世紀才成為一種制度。
“黑帽派”轉世活佛的名號稱為“噶瑪巴”,到目前為止,已有十七位噶瑪巴轉世,亦即十七世噶瑪巴,它也因此成為西藏佛教史上歷史最悠久,轉世最多的活佛系統。
活佛轉世觀念與佛教的生死輪迴思想有關。藏傳佛教認為,只有刻苦修行的有道高僧才能在死後依然轉世為人。活佛轉世最初的目的是確定寺院的首領,因此,自從“黑帽派”開創活佛轉世以後,迄今為止,在藏傳佛教傳播的地區,大約有上千個活佛轉世系統。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現在人們熟知的**和般禪系統,併成為西藏的宗教領袖。
藏傳佛教中,有一個最著名的教派,因為戴黃帽子而被稱為“黃教”。“黃教”的創始人名叫宗喀巴,也是這一教派的領袖。宗喀巴去世後,“黃教”的領袖由他的幾位弟子賈曹傑、克珠傑依次擔任。宗喀巴最小的弟子根敦珠巴創立了著名的札什倫布寺。
一四七四年,根敦珠巴去世前,宣佈自己將轉世。四年後,人們給他找了一位轉世靈童,名叫根敦嘉措。因此,“黃教”接受活佛轉世的時間,比最早的“黑帽派”要晚二個世紀。但是,“黃教”的轉世活佛後來居上,最終成為全西藏的宗教領袖。
一五四二年,根敦嘉措去世,他的轉世靈童名叫索南嘉措。
索南嘉措到蒙古傳教時,一五七八年,被蒙古首領俺答汗授予“**喇嘛”的封號,這也是“**喇嘛”這一稱號第一次在歷史上出現。但是,索南嘉措被認定為三世**喇嘛,前文提到的根敦珠巴和根敦嘉措被追認為一世、二世**。從此以後,**喇嘛的活佛轉世系統,
清朝康熙元年,羅桑曲吉堅贊去世。五世**感念其教誨的師恩,決定為其尋找轉世靈童。從此,黃教的第二個活佛轉世系統,般禪活佛開始出現。
按照黃教的輩分關係,羅桑曲吉堅贊被認定為四世般禪,前面三個“轉世”的般禪都是追認的,一世般禪就是前文提到的宗喀巴的另一位弟子克珠傑。五世般禪名叫羅桑益西,一七一三年,清朝康熙皇帝正式冊封五世般禪“般禪額爾德尼”的封號。
此,我們看到**和般禪兩個活佛轉世系統的關係,雖然般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