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部分(1 / 4)

小說:古代農家生活 作者:敏兒不覺

“你應該交多少的稅?”

“呃,好像是摺合白銀二十萬兩。”

“哦,那你交的罰額不多,也就四十萬兩吧。”

“什麼!!!”這人驚了。

但其他人並沒有安慰他的意思,只要把自己逃稅的數額算一算,頓時覺得坐牢好像也不是那麼難以接受了。

當然,這都是想一想,錢沒了可以再賺,但是人若真的被關在牢裡,那才是不如去死了算了呢!

三天的時間很快就到了,不出周頤所料,所有人都選擇了用錢買自由,而且大部人還願意用不少的田地來折抵。

經此一事,這些人大出血,表面上看起來低調了許多,至少再也沒人敢逃稅了,皇上他們不敢動,周頤作為最受皇上寵愛的“狗腿子”,自然得不到他們什麼好臉色。

周頤也不在乎,甚至好做好了準備,防止他們背地裡出陰招,不過不知是這次給的教訓夠大,他們除了見到周頤,會冷著臉哼一聲外,竟沒有其他的動作。

第174章 商業書院與恩科

第二次出海開始 了,由於第一次出海研究院的東西在海上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所以這一次,所有出海的商隊紛紛向研究院搶購這些東西,大到船隻,小到各種新奇的小物件。一時間洛陽紙貴。

特別是研究院的造船,這次幾乎獲得了所有商隊的青睞,想買的人多了,研究院造船處存貨又不足,為這事,這些買船的人簡直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將造船處的船價格又生生拉高了一大截。

與研究院造船處火紅的生意相比,其他幾家造船世家就顯得冷冷清清了,都是在港口,去研究院造船處商量買船的人幾乎是絡繹不絕,而他們卻是門可羅雀。

這是怎麼回事?他們的船的價格明明就比研究院造船處的船要低那麼多,這些人是昏了頭不成,為什麼非要上趕著往外送錢。

船賣不出去,這些人當然著急了,四下一打聽,才知道原來上一次出海的時候,在長達近一年的海上,商隊遇到了很多大風大浪,很多船要麼不是被巨浪打散,就是傾覆海底,船沒了,人和貨自然也就沒有了。

若這單單是天災,誰也沒話說,但事後一統計,才發現出事的船隻竟然沒有一條是研究院造船處的。

如此一來,大家自然對研究院造船處的船有了新的認識,原來人家賣的貴那是有理由的呀,一分錢一分貨,為了貪便宜買其他幾家的造船簡直是得不償失,他們回來後不找這幾家賣船的鬧他們賣假貨就不錯了。

打聽清楚了原因,這幾家賣船的立刻急了,怎麼會呢,就是因為知道這次出海的重要性,而且還要打響口碑,他們造船的時候可沒造假,他們造了那麼久的船,一個不知道啥玩意兒的研究院造船技術竟然比他們要高?實在是讓人不敢相信。

而被其他其他造船世家質疑的研究院此時正一片忙碌,因為研究院出產的東西受到商隊的熱捧,周頤便準備效仿造船處,在研究院旗下成立另外的辦事機構,既然想向世人證明這世間除了四書五經以外,還有其他許多高深實用的知識,那就要讓人們看到效果。

此次出海,周頤當然不用跟著再次出去了,但因為此次出海,大家都爭相追捧研究院出來的東西,倒是讓研究院大大出了一次風頭。

商業書院早在很久以前,就開始潛移默化的教給學生們許多另外的知識,除了學習四書五經,算術,物理,化學,地理,商業……這些課程的比例也在逐步增加,商業書院的學生雖然不能進入研究院,不知道里面到底每天在發生什麼,但最近受到大家追捧的東西都是出自研究院他們還是知曉的。

而且商業書院的先生們還告訴他們,這些都是研究院的大師們造出來的,他們只要好好學書院裡安排的課程,以後也可以參與到這些研究當中。

商業書院雖然也還是以教授學生們四書五經為主,但並不固學生們的思維,反而是想方設法的開拓學生們的眼界,周頤也會時不時到商業書院講課,但他並不講四書五經,而是對世間的一切都侃侃而談:“處處皆學問,雖然求功名考四書五經,但不代表著這世間的學問便僅止於此,蘋果熟了為什麼往地上掉,而不往天上飛?為什麼燒開的水能將壺蓋頂開?……,此間種種,難道你們就不好奇,不覺得奇怪,還有研究院出來的那些東西,究竟是根據怎樣的原理造出來的,我希望大家對這世間的一切都抱著求學的態度……”

有的學生不喜歡這些,一切只為了考功名,而有些學生聽了周頤的話,卻思索著皺起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