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想起這般標榜特色可不就是品牌獨有的營銷手段?
回顧以往所繡成品,竟然沒想到要在衣飾上標明生產廠家?陳青暗笑一聲,趕忙起身書信一封,告知遠在京城的夫君,切勿謹記。
但凡梁記出品,必要繡上同等花紋,務求穿著梁記衣裳的人,只要一打眼便認得出這是梁記的服飾。
所有衣裳皆是按照樑子俊的身量裁製,新袍子不僅高階大氣,還彰顯氣質儒雅,細瞧更能品出其中一氣呵成、別具一格的精妙所在。
想到樑子俊瞧見這些新衣時獵奇的表情,陳青莞爾一笑,估計這傢伙又要迫不及待的穿上四處顯擺了。
忙完秋季新品的繡制,陳青終於從忙碌中脫出身來。打包整理時才發覺,自己竟然不知不覺間給樑子俊縫了不下十套新衣?從樸素簡潔到繁複花紋一應而足……
陳青看著一大堆新衣不免傻眼,他到底是有多想念樑子俊?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他這個當媳婦的竟比親孃還惦記的緊?
未免心意表露的太過直白,陳青趕忙給陳碧也縫了兩件衣裙,打包好後直接遞給柳伯,請他快馬送往京城,以免耽誤新品訂製。
“呵呵呵……你這每樣只縫一件,咱們就是有心仿製怕也力所不及”柳衡山連同上等繡娘一起觀賞半晌,不無為難的訴苦。
繡樣打包送走,讓家裡一干繡娘如何仿製?即便送到京城怕是那四人也忙不過來。
陳青一拍額,趕緊著人加緊繡制,只仿繡紋倒也花不了多少時間,兩人一件務求在最短時間內完工。
第179章求救信
天氣微涼之際,正是莊稼成熟之時,剛剛送走了秋季新品,陳青又得著手準備收秋。
今年風調雨順,莊稼果粒飽滿,按市價算,必將是個豐收年。
家家戶戶都在忙著打磨農具,鋪平曬場,田間地頭不乏歡聲笑語,預計著今年的收成。
新衣抵京後,不出預料接了很多訂單,樑子俊腦子活泛,並未將所有成衣全部展出,而是先後分成兩批,避免競爭對手跟風效仿。尤其式樣繁複的款式,更是藏進裡間,只接受貴客預定。
十套新衣裡只有兩套是費工費時的滿繡,其餘大抵都是簡潔大方的款式,僅在衣領袖口等處突出特色,輔以布料本身的暗紋便能達到令人眼前一亮的效果。
別看新鋪只營業了兩個月,可利潤卻是老店的三倍,別忘了京城物價昂貴,高檔貨色更是翻倍加價,是以生意雖然看似不溫不火,卻足以掙回鋪面租金。
樑子俊穿慣陳青繡的衣裳,得了新衣自然滿心歡喜,出入酒宴的次數多了,無形中也為店裡招來不少客源,每每被人贊其衣飾新穎時,心裡都要暗自得意一番,也更加思念遠在故鄉的妻兒。
連景王都在梁記定製了幾套新衣,還有誰敢說梁記布坊門檻過低?
雖然新鋪藉由景王一時引起噱頭,但真正讓梁記受惠的還是陳碧那兩套女式衣裙。
陳青大膽採用古裝劇中常見的抹胸束腰來凸顯女子的姣好身段,外披一件薄紗輕靈飄逸,更顯女子風姿綽約。
另外一套則是選取婚紗背後抽繩的方式將纖腰束緊到不堪一握,上身著半透明薄紗若隱若現,外披衣襟對開的廣袖外裳,宛若清風扶柳一般將女子嬌豔美好的一面展現的淋漓盡致。
陳碧被迫成為展示衣裙的女模,剛開始還羞答答的不敢抬頭見人,後來則是習以為常的大方推銷。左右入門的都是些女客,一來二去倒也能夠做到暢所欲言。
陳碧本就長得好看,又被陳青嬌養的不似個農家女,這會打扮一新,再塗上胭脂水粉,看著倒也不次於京裡那些大家閨秀。
樑子俊的大嫂於婉青來過兩回,甚為喜愛小弟這個妻妹,熟識過後更是對她疼愛有加,得了空閒便帶她四處遊逛,還在遊園中將她引薦給各位夫人小姐。
有大嫂幫襯,不多時這兩套衣裙便在女眷中宣揚開來,訂單如同雪花一般飛至布坊,若非鋪裡急缺人手,這會兒估計連整月租金都能掙回。
陳碧本還想借機在家趕製繡活,被樑子俊一勸,只得又跟著大嫂參加各種賞花宴。
女子多愛比美,參加的次數多了,難免要為自己的見識淺薄無地自容,萬卓平也不喜媳婦這般拋頭露面,但礙於多方受過哥夫幫襯,這會只得悶不吭聲的低頭做事。
於婉青識破陳碧的不自在,便尋了些時下女子偏愛的物件講解,又帶她聽戲品茶增長見聞,時日一長,自然而然就能和別人聊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