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3 / 4)

小說:悠然農家女 作者:月寒

歷朝歷代,都是皇帝要祭拜的地方。再加上這裡臨近沙河,水運便利。商業更是發達。

進了西關,便只見東西大街上商鋪林立,小販叫賣之聲不絕於耳。

安木坐在馬車內,好奇的挑起車簾往外望去,大郎見狀也緊貼著她的身子,卻只見一個賣果子的小販扯開喉嚨唱道:“查梨條賣也!查梨條賣也!假若是怨女曠夫,買吃了成雙作對。縱然他毒郎狠妓,但嘗著助喜添歡。細嚼堪平胃。嘉慶子家風,制度實奇美。這查梨條消痰化氣,醒酒和中,買了後管保帝城日日會王孫。查梨條賣也!查梨條賣也!”

小販賣渾厚,加之說的俏皮,竟是逗得安木和大郎坐在馬車裡笑了起來。張致和坐在馬車外,聽到姊弟倆人的笑聲,嘴角輕輕的勾起一抹弧度。

到了苦涯先生家門外,將安木和大郎安置在一家分茶鋪子裡讓呂氏照看著,張致和便同李進一起進了鄭府。

“阿姊,為啥咱們不能去看大父呢?”大郎見到別人都去了。卻把安木和他留在這裡,疑惑的問道。

安木笑了笑,“咱們身上有孝,讓老師和李進代表咱們進去就行了。萬一咱們進去衝撞了別人家的門神,或者給別人帶來不好的運氣,那可就是倒黴了。”

大郎聽了這話,似懂非懂的點點頭。

所謂的分茶鋪子,其實就是後世所說的各類小飯店,鋪子裡主業是賣茶,間或有一些吃食。適合普通人請客時招待朋友。若是高檔一些的就叫做酒樓。主要是適合做各種活動。比如館閣之中的小姐若是陪著客人出來遊玩。那是不能請到分茶鋪子裡,必須要去酒樓裡吃飯的。

安木來到大宋朝之後就沒怎麼出過沙灣,還是第一次來到分茶鋪子裡,好奇的睜大了眼睛四處觀看。

這個鋪子倒也雅緻。四壁上粉得雪白雪白,上面掛著幾張名人字畫,旁邊還留有書生們看過字畫之後留的詩詞,大多是以前從沒有聽過的,依安木這種水平也能看出詩詞水平極為普通,不過是一般人水平罷了。

看到安木站在牆壁之前認真的觀看,鋪子老闆忍不住問道:“小娘子識字?”

鋪子老闆看起來四五十歲左右,滿臉的風霜,然而安木是知道現在人的歲數是看不準的。你看著這個人象是四十歲,其實說不定他才剛剛三十,畢竟現在的生活條件沒有辦法和後世相比。

“老丈請了,奴奴以前曾跟著先考讀了兩年書,倒是識得幾個字。”安木福了一福後道。

這年代。讀書人是異常受到尊敬的,尤其還是一個女子,這鋪子老闆看到安木的目光立刻覺得不一樣了。剛剛還覺得一個在守孝的人居然到自家鋪子裡,是晦氣,現在則是滿臉的笑容。

又聽到安木說是來看望苦涯先生的,更是生心敬意,拱了拱手道:“既是苦涯先生的小輩,想必是也是學富五車。剛剛聽你話中的意思,似乎是姓安?可是安克明之女?”

見到安木點點頭,鋪子老闆面露驚喜之色,突然之間一躬到地,嚇得安木後退幾步。

“這如何使得?”安木急忙避開。

鋪子老闆哈哈大笑,“小娘子受得,受得。我家小子今年十三歲,一向是不成才,在學裡學的不成樣子。前一段也不知是從哪裡得來了一本聲律啟蒙,竟是學著做起詩來。拿去給先生看,得了先生的誇獎。你說小娘子如何受不得?若是沒有小娘子在家裡整理安克明遺物,豈不是讓這麼好的書給埋沒到了土裡嗎?”

現在的科舉和明清的科舉不同,明清是以八股為主。而現在雖然考的也是明經科,卻是以詩詞曲賦為主,然後再加兩篇時文既可。所以安木的這一篇聲律啟蒙若是放在明清也不過就是得一個好名聲罷了,放在宋朝則是算得上科舉必讀的書籍,誰讓現在主要是考做詩呢?

鋪子老闆說完了這句話,一臉吾家有子初長成的喜悅感,又跑到櫃檯後面,拿出了一張紙遞給了安木,“你隨便瞧瞧,看看這詩寫的還合不合眼緣?能不能看得上眼?”

話裡雖說是讓‘隨便瞧瞧’,可安木估摸著這個鋪子老闆估計是每來一個客人都會讓他們看看的。

接過手裡一瞧,只見上面寫著“橋西隱草堂,軟綠鎖竹篁。落日逐江瑟,柴門引翠霜。還鄉千里夢,為客粒米商。細看長安路,湘江雨意茫。”是一首悼念杜甫的五言。詞句雖不新穎,也頗不通順,然而那一句柴門引翠霜倒是著實寫出來了新意。主人已走空留了草堂,因久已無人居住,柴門上長了許多藤蔓遠遠望去如同一片翠綠的霜花。

“詩寫的極好。在同齡人中也算得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