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敬那一個月的奔忙就全部打了水漂。這些日子明裡暗裡的,翰林院也頗有幾個同僚對他頗為譏諷。就連翰林院的掌院學士也暗示過他好生做學問,不要想些投機取巧的法子。
這位掌院學士在士林之中名聲頗顯,他對劉之敬做出這樣的評價,劉之敬的日子自然就更難過了。如今庶吉士們三年的學習之期馬上就要到了,而他別說出頭,甚至連自己的前程在何處都仍舊不知,怎能不教他心煩意亂?
相比之下,一個錯定了親事的女子,如今又幫不上他什麼,究竟幾時嫁進來,就真不算什麼要緊的事了。
劉太太看兒子這副樣子,不由得心疼起來,嘆道:“都怪娘不識字,不然當初也不會錯定了親事……”
現在說這些也無用了,何況此事也真怪不得劉太太,分明是劉之敬自己先錯認了人。劉之敬只得打起精神道:“這如何怪得娘——罷了,我出去走走。蔣家哥兒這一次秋闈落第,我也去看看他。”目前他沒有別的辦法,還是隻有去走走蔣家的門路了。
☆、第145章 婚前
時間這種東西,無事的時候走得慢,有事的時候就走得特別快,似乎就是那麼一眨眼的時間,已經從八月跳到十月,安郡王的大婚就在眼前了。
大婚,即是六禮中的最後一禮,親迎。整個郡王府都披紅掛綵,忙得要翻天。
“送妝的來了!”大門前的人遠遠就看見了一支隊伍過來,頓時一個傳一個地往內院遞訊息,同時開啟了門。
這支送妝隊伍如長龍一般,一路上引來了無數圍觀群眾,有好事者一一數過,咂舌驚歎:“一百零八抬!好傢伙,蔣家可真能給姑娘陪送!”
立刻便有人反駁道:“人家是郡王妃,嫁妝都是內務府給準備的。”
另一個人嗤笑道:“你不懂。內務府那種地方,準備出來的東西都是外面好看裡面光,真指著那個有什麼面子?沒聽說嗎,郡王爺把先帝留給他的好些東西都添進聘禮裡了,還不是為著內務府準備的聘禮不好。”
“那,這裡頭不會有虛抬吧?”
虛抬,指的是外頭看起來好像是一抬,其實裡頭的東西很少或者價值不大,說白了,就是繡花枕頭式的嫁妝。有些人家嫁女兒沒東西陪送又死要面子,是會幹這樣事的。
剛才那個看起來頗熟悉內務府情況的人又嗤笑了一下:“你不會看看那份量?瞧抬箱子的人腳步沉重,裡頭怎麼可能是虛抬。”
前頭說話的人不大相信:“蔣藥師家可不是什麼大富大貴的人家。”京城裡的訊息傳得快,蔣錫一家子是個什麼情況,現在差不多人人都有個數,除非蔣家把全部身家都陪給女兒,可他家還有個兒子呢,斷然沒有傾家陪送的道理。
這話把那位萬事通駁倒了,吱唔了一會兒才道:“反正郡王妃出嫁,斷然不可能放虛抬的。”
這話沒憑沒證的,自然不能服眾。可是抬箱子的槓夫腳步沉重又做不得假,更不可能是箱子裡放了石頭磚頭來壓份量。因此眾人一時議論紛紛,有的說是蔣家為了女兒的臉面舉傾家之力,有的說郡王府送的東西多,還有的說嫁妝裡說不定都是大件因此才顯得多,至於價值貴重而體積小的珠玉之類大概沒有,總之眾說紛紜,沒個頭緒。
事實上,他們所看見的這條送妝隊伍,已經是精減了的數目。
桃華現在的嫁妝數量實在不少。這其中有一半是內務府按制準備的,另外的一半里大部分是沈數加進來的東西,包括聘禮以及他私下裡送的,其餘則是蔣錫給女兒準備的。
時下風俗,厚聘豐嫁,嫁妝擺箱也慣於擺得風光好看,抬數越多越有面子。內務府當然不能免俗,如果按他們的擺箱之法,桃華的嫁妝足足的能擺出一百二十八抬去。
鄭姑姑看了卻是直搖頭:“減一減,最多不要超過一百零八抬。”一百二十八抬那簡直是天子娶婦的規模了,這樣的嫁妝抬出去簡直明晃晃地招恨。並且有些沈數送來的東西太過珍貴,還是不要拿出來露眼的好。但減得太少,又未免拂了沈數的好意,所以一百零八是個不錯的數字,既不會逾越,桃華臉面上也有光彩。
鄭姑姑九月裡已經悄悄向桃華透露了想跟她去郡王府的意思,桃華託沈數問過皇帝之後,答應了她。如今她也算是桃華的心腹之一,管的事情比從前多了些,說話也更主動了。蔣家上下也信服她,經她這樣一說,便將嫁妝重新擺過,果然擠了一百零八抬送過去。
這個數目很快就傳了開去,蝶衣在新收拾好的正院裡看著一抬抬的箱子送進來,樂得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