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見不和,一個保守派,一個是革新派,該打壓的打壓,但都是政治上的事,對於他的前任對手岑相的人品還是認可的。
此刻他將摺子一扔,意興闌珊道:“罷了,給聖上呈上去罷。”
上至皇帝,下至百官,都沒有將岑知州這封摺子當回事,甚至還有像如今劉相這樣對前任宰相岑道正十分失望的。
畢竟,這樣的祥瑞每隔兩年就來一次,但從未聽說哪裡真有稻穀產量增加的,聖上也只是看過笑過,給他的前任心腹岑相批了摺子安撫他,之後也沒放在心上。
卻說懷安縣這邊,在趁著雜交水稻豐收,所有農人都群情激昂之際,席瑞安又連忙趁機向他們安利了另外幾項高產量農作物:土豆、玉米、花生、紅薯,並且說,這幾樣農作物不挑土地,山地旱地皆可種植,畝產量皆可達到千斤以上。
此言一出,眾人譁然。
像土豆、玉米、紅薯,本身它們的畝產量就很高,而慕清種植空間裡的土豆、玉米等農作物,和普通土豆、玉米又是不同,它們全部是農學院的農學家教授們一生的心血研究而成,產量較之普通的,又要高了許多。
像花生,它的正常畝產量不過三四百斤,而慕清空間裡的花生畝產量卻能達到五六百斤以上。
而慕清的種植空間裡,還有一種嫁接的植物,就是泥土上面長的是西紅柿,挖開下面的土層,全是土豆或紅薯的,或是上面枝幹長的是小米椒,挖開土層下面是花生的。
種植空間十分鬼畜,就連這種嫁接技術都一模一樣的複製出來,在空間裡種植。
不過這樣的嫁接技術十分精細複雜,不適合普通的農家種植,這種技術自然也不需要拿出來了。
因為有雜交水稻在前,對於縣尊這次拿出來的,據說山地和旱地也能種植的玉米、土豆、紅薯、花生等物,農家人們也種植熱情空前高漲。
不過相對於玉米和紅薯來說,人們對於種植土豆的熱情要稍微次一點,因為縣尊說,這個名叫土豆的東西,發芽或者發綠後,就不能吃了。
不能吃他們還種它幹嘛?可別吃中毒了。
是以只有少數的人家種植,即使有種的,也只種植不過巴掌大一塊地,試試看而已。
和之前一樣,縣尊說各種農作物種子有限,每家每戶限五斤種,有功名和積善之家率先領取,可擇優領取十斤種子。
越是這樣限購,原本還有些猶豫的人家,全都怕種子沒了,越發要種。
慕清家八口人,二十畝地,其中十畝上等水田,五畝中等水田,五畝下等山地,這田地在還未分家的農家已經算多了。
很多人家總共能有個十畝地,就已經很不錯了,而這十畝地中,必然有幾畝山地是不能種稻子的,每年只能種些麥子和菘菜、秋葵。
今年這些山地全部都種上了玉米、紅薯和土豆、花生。
等到七月其它人家在收割本土的稻穀時,母親家種植的蕓薹熟了。
***
席瑞安已經離家數月,此時回到懷安縣,除了要拜訪他的恩師席瑞安之外,還要回家一趟。
他跟著岑知州到懷安縣並沒有馬上回去,而是跟著席瑞安、岑知州一起下鄉,見證了全懷安縣雜交水稻豐收的一幕。
此時雜交水稻全部收割完畢,他也準備回家一趟,看看家中兄弟姐妹和阿孃。
回去前,他已經聽恩師席瑞安說過,阿孃將三郎也送去學堂讀書,現在家裡除了他之外,又有一個讀書的人,甄博文自然是欣喜。
獨木不成林,他早就想過,若他他日能中,定也要讓族中少年都去讀書,若他有天真能高中,整個族中靠他一人是不行的,且若不培養族人,等他老去,族中後繼無力,也會很快衰敗。
當然,此時說這個還為時過早,這不過是甄博文偶然的一些想法罷了,一切還要等他哪天真的高中再說,不然都是虛談。
此時正值農忙季節,牛全都拿去耕地了,農人家裡有牛的,都心疼牛不易,此時都不會拿它來做牛車。
他自己走了兩個多小時的路回家。
他從小走慣了,即使揹著個書箱,也不覺得勞累。
待走到自家,看到家中老屋沒人,旁邊一個村民看到甄博文,高聲叫道:“博文,你家已經搬到那邊的四合院去啦,看到沒,就是那座嶄新的四合院,就是你家!”
甄博文望著旁邊不遠處蓋起來的一棟四合院時,有些吃驚。
甄四郎看到這波穩,老遠就跟小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