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德,是以無德”,故人稱為《德經》,合稱《道德經》。
《道經》言宇宙本根,含天地變化之機,蘊陰陽變幻之妙;下篇《德經》,言處世之方,含人事進退之術,蘊長生久視之道。
關尹得之,如獲至寶,終日默誦,如飢似渴。
卻說關尹拜老子為師,辭官隨老子沿秦嶺終南山神仙路西行,晝行夜宿,不幾日來到將軍山下。
只見此處祥雲繚繞,四季如春,溪流縱橫,魚翔淺底,百鳥爭鳴,龍飛鳳舞,牡丹競放,泉水叮咚,真乃世外桃源老子抬頭望時,只見一巨石十分奇異,如有人形,豹頭環眼,鐵面虯鬢,一手執劍,一手執扇,五蝠飛舞,正氣浩然,不盡嘆到:“道可道,非常道,宇宙造物,天地之始,萬物之母,欲觀其妙,常有也”
此法微言大義,乃無上道經《道德經》。
頑石點頭,感應成精,日後吐納雲氣,吸收天地靈氣、日月精華。
天長日久之後,該奇石通靈成精,化而為人,取名【鍾馗】,生於甘而居於泉,文武全修,豹頭環眼,鐵面虯鬢,相貌奇異,經綸滿腹,剛直不阿,不具邪祟,待人正直、肝膽相照。
下山入世,獲貢士首而狀元不及,抗辯無果,報國無門,捨生取義,怒撞殿柱亡,皇以狀元職葬之,託夢驅鬼愈唐明皇之疾,封“賜福鎮宅聖君”,詔告天下,遍懸《鍾馗賜福鎮宅圖》護福祛邪魅以佑平安,此乃後話。
且說老子與伊喜結草阿福泉,馬放南山,老牛坡放牛,南山不老松下講道,發現終南捷徑後清涼山講經,樓觀臺煉丹,鑄南山鐵案,享南山之壽,是謂道教之祖庭,鍾馗之故里,天下第一福地也。
關尹修道樓觀臺,乃是樓觀一脈祖師。
老子騎青牛而出函谷關,來到迦毗羅衛國,隱匿雲端,觀照皇室。
本章節由16k書友上傳
第231章化胡天竺,普賢叛道
第231章化胡天竺,普賢叛道
聖人老聃騎青牛西出函谷關,駕臨化外之地——天竺。
其地風俗大異於中土,好香料,裹長袍,綴滿金銀飾物,音樂殊異,舞姿曼妙,妙不可言。
正如同中土周王朝傾頹、諸侯傾軋一般,天竺國此時也是四分五裂,大小國家足足有十六個之多。
“無量天尊此地合該聖賢出世,教化一方,上應天數,下恤萬靈,了結因果,清淨解脫,大善!”
老聃斜倚在青牛背上,眸中兩道金光熠熠,觀照天竺氣數。
從座下拿過風火蒲團,一抖,一個人滾了出來。
只見其面容清瘦,滿帶風霜之色,倒是骨骼清秀,道氣盎然,頭頂白虹直貫虛空,吞吐雲氣,浩大博廣。
“弟子拜見大師伯,願大師伯萬壽無疆”
老聃撫摸著三尺垂須,滿面容光,言道:“你可知道水無常態,地無常勢?
當初你師尊不尊誓言,擅自擺惡陣阻擋西岐仁義之師,累及門下,最後悲慘收場。
當真是可悲可嘆你氣數未盡,貧道不忍你枉送性命,特地救下你一命。
如今天下氣數大變,西方佛門大興勢不可擋,貧道為我玄門計,還需你配合一番,不知你意下如何?”
多寶道人苦澀道:“但憑大師伯吩咐”
“甚好,西方佛門雖然乃是八百旁門,不為盤古正宗,但也妙法玄奇,如今其大興之勢恍若冉冉升起的朝日,只能順,不可逆。
接引深謀遠慮,可惜佛門根基淺薄,教義缺失,正中貧道下懷。
西方極樂世界獨佔西牛賀洲,以至於氣數不能暗合天機,彌蓋洪荒,不為圓滿。
今日,貧道有意讓你成就無上佛陀道果,統領天下諸佛,做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佛祖,你是願意還是不願意?”
老聃說完,就閉上了眼睛,靜待多寶道人的答覆。
多寶道人心中且喜且悲,喜的是,如果真如老聃所說,自己必將成為西方教除去二位聖人之外的第一人;悲的是,從此叛道入佛,不為通天門下,心中難捨,亦是糾結。
“不,難道你看著師弟、師妹被闡教門下屠戮一空之時,不覺得自己勢單力薄、無濟於事嗎,難道忘了當初修道成仙的最終目的了嗎?
截教沒落已成定局,自己已經別無出路,難道不應該另投佛門,再續大道氣運,說不定還有一線生機。”
多寶道人心中思念繁雜,最終還是被打動了。
“弟子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