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居中最大之徽代表君,象徵閏月。
二人甚至相和演奏一曲《平沙落雁》。取其秋高氣爽,風靜沙平,雲程萬里,天際飛鳴。借鴻鳩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
通體節奏凡三起;落。初彈似鴻雁來賓,極雲霄之縹緲,序雁行以和鳴,倏隱倏顯,若往若來。其欲落也,迴環顧盼,空際盤旋;其將落也。息聲斜掠,繞洲三匝,其既落也,此呼彼應,三五成群,飛鳴宿食,得所適情:子母隨而雌雄讓,亦能品焉。
全曲委婉流暢。雋永清新,連對面陣法中的鳩摩智也被吸引的如痴如醉,不能自拔,忘記了挑釁之事。
不知不覺曙光微露,魚肚泛白,午時時分,由聞太師率領,清淨散人、逍遙二仙緊隨,一行四人來到陣前。
一聲轟鳴,法陣開裂,鳩摩智現身,似笑非笑的看著逍遙二仙,神色頗具玩味,而後轉過頭對聞太師譏諷道:“前日,爾等送無關四人入陣,結果四人凶多吉少,平白送命。今日卻是又從哪裡誘哄而來的嘖嘖,真是手段高超,送人上榜。卻是頗為殷勤。”
不管太師臉色一陣青一陣白,鳩摩智又對逍遙二仙不屑道:“我看二位還是莫要被人欺騙,如此兇陣,無端喪命,誠為可惜!”
張逍對這大輪明王印象大為不爽。臉色不好看,就要擠兌幾句;不料李遙笑呵呵上前,頗有風度的笑道:“我等也不必做那小二之事,如今還是速速入陣,完此劫數,回山安享清淨,才是正理,還請明王賜教!”
鳩摩智見沒有達到目的,哼了一聲,“也罷,既然你等趕著送死,貧僧也不攔著。”
說完,集身入了大陣,留下四人在原地面再相覷。
清淨散人看了一眼釋門法陣,冷笑片刻,對三人言道:“今日我等就按昨日既定計策行事,完此盛事。平定北海!”言罷,衣袖飄飄,從容不迫的入了大陣。
三人聽後,俱都面帶喜色,緊隨散人入了法陣。
最難對付的當屬西門的法輪王阿彌陀佛,這個只能交給清淨散人;東門交給李遙,這是僅次於西門的難啃之地,畢竟阿育王是人家鐵血君主修成佛果,不容小覷;南門交給張逍;北門則是聞太師上陣。
中央法臺之上的鳩摩智一見眾人入陣。心痛的取出一顆舍利子,咔嚓一聲捏碎,檀口一鼓,一陣香風吹起,舍利金粉飛到四面銅鏡,毫光陣陣,四面對應法旗獵獵招展,嘩啦啦作響。
就見四處陣門之各位轉輪聖王開始降臨,威力全開,等候闖陣眾人。
清淨散人率先來到西門,一入陣門。就見得阿彌陀佛正閉目誦經,肩膀之上一隻雄鷹梳理羽毛,安靜祥和。
散人微微一笑,朝阿彌陀佛言道:“貧道有禮了,願聖人萬壽無,疆!”
阿彌陀佛睜開雙目,眼中金光熠熠,枯黃臉上露出一絲微笑,“道友只管施展道法,貧僧接著就是!”
散人本想讓冉彌陀佛就此退去。不想還是要做過一場,心中嘆息一聲。也就不再多言,拿出一方壘印,一口元氣噴出,座山峰形成,以浩大與勢衝著阿彌陀佛而“※
阿彌陀佛食指伸出,指間冒出一朵蓮花,滴溜溜一轉,漲大成車**迎上重逾萬鈞的番天印。
儘管是聖人一絲靈性,但畢竟是一朵八寶功德池產的白蓮攜帶的接引靈性所化,而前進散人卻是貨真價實的準聖,結果那朵白蓮一觸寶印。就被番天印表面薄薄金光給擊打成齏粉。
阿彌陀佛白眉一翹,腦後枕骨噴湧而出一股白煙,拖著一顆金燦燦的舍利子,寶光化為金絲,道道竄出。勾搭成網,旋轉著朝下壓的番天印裹去。
李遙則是腳踏雲光來到阿育王所在的東門,看到阿育王石柱旋轉迅疾。第三層四隻獅子開始噴吐火球、冰稜、金刀、彌天綠藤,聲勢浩大,氣勢迫人。
李遙輕笑一聲,拿出古琴,五指拉動琴絃,黑、白、綠、赤、黃五色流光飛出,快如閃電,嗤啦,屬性相同的四道流光將攻勢消餌。剩下的黃光在四隻獅子驚駭欲絕的目光中,分化成四根土刺,直接穿透軀體。嘭的一聲,四隻獅子化為光嵐消散。
阿育王見此,一皺眉宇,一揮手,腦後黑白光輪之中,飛出三色絲帶和金白光帶,破空而來。
李遙感受到三色絲帶之上濃濃煞氣,不敢讓其近身,十指挑、撥、彈、抹,穿花蝴蝶般,道道流光射出,五行之氣瀰漫,纏住兩道絲帶。
儘管三色絲帶噴吐汙穢之氣,但是五行輪轉,卻是牢牢纏住,近不得身。
李遙五指曲張,從古琴之上抓起一道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