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粹地力量也是吸納神袛地原因,沒有紛爭要神袛何用?那麼那位上帝地神職是什麼呢(如果他有地話)?歐洲黑暗時代地教會為何會如此殘暴,而後卻又打著人道地旗幟,到底哪一個表現地是神的本意?當然,魏曦已經不可能知道完全答案的了……
第六十二章 統一
戰爭在延續,高聳的城牆下面已經血流成河,屍骨漫山,絕大部分是部族聯軍的,但是吉春城裡也有相當少地一部分倒黴蛋被厄運女神眷顧著,不幸加入了進去,畢竟對於以狩獵為生地翰洲人來說,弓箭是基本的技巧。連續三天地不停戰爭,隨著那些稚嫩地新兵們漸漸熟悉了戰爭地殘{精彩下載百度搜尋:炫 書}酷,從同伴的死亡中獲得了血的教訓,他們已經懂得什麼時候該躲以及如何躲避了,雖然還說不上是老兵,但是死亡的數字已經急劇下降了,這進一步加強了大家勝利的信心和對神的虔誠。而大量牧師地存在更是讓讓那些膽小的戰士變得勇敢,勇敢的戰士變得無所畏懼,死亡地客觀存在卻讓那些部族聯軍地戰士們逐漸開始退縮了,畢竟連續兩天沒有絲毫進展,也沒有能夠看到勝利的希望,只有那一堆堆屍體與一聲聲呻吟述說著戰爭地殘{精彩下載百度搜尋:炫 書}酷,這同樣足以讓最偉大地戰士心裡產生畏懼。
這場戰爭其實從一開始就註定了不會持續很久,畢竟魏曦也不能容許它持續很久,對魏曦來說殺伐從來就不是根本目的,信仰地教化才是,因此魏曦並不願意完全滅絕諸族,同化才是他的最終目的,單純的殺伐只會創造出名譽地汙點和一個永遠無法和解地敵人,對於善神來說這可不是什麼好事。
當鮮血已經流得足夠多時,其實也就意味著戰爭應當結束了,因為這是一場神所關注的戰爭,因為神認為戰爭應當結束了。在魏曦看來,對於凡事種種神就如前世遊戲玩家一般的存在,他們擁有洞悉一切的優勢:佈局、運作、優缺點、雙方底牌等等在神面前都一覽無餘,尤其是當對方地勢力沒有得到神的庇佑之時,其實從一開始就意味著結局早已明晰,區別的無非是手段和神的用意而已,畢竟如玩家一般,神擁有最終扭轉乾坤地手段——作弊器——神力。從來都只有人玩遊戲沒見過遊戲玩人不是,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也只能說那個玩遊戲的人太菜了,拿著作弊器還要輸掉地話,那隻能去冥河長眠了,當然神與人地關係不像玩家與遊戲一般絕對,至少神不能完整掌控人類,人也不會如遊戲般任你為所欲為,更何況大多時候還有其他‘玩家’地存在呢!
但是在這場戰鬥之中,魏曦佔據了天時——三位神袛地化身與三位大靈的區別;地利——駐守堅城險地與幾乎無所防範地敵人戰鬥;人和——神術地存在本身就是士氣地最大保證,大靈可沒辦法大範圍提供治療服務;援軍——其他歸附部落的援軍正在源源不斷地前來;暗棋——在魏曦地計劃中,赫族將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因為赫族的宣戰將意味著最古老的傳統的屈服,而吉春城的血站根本上只是為了將反抗的勢力消耗在無意義的攻城上面,對於即將完成統一的翰州川來說,即便這幾族地男子死光也沒什麼大不了地,反正當信仰體系正式確認的時候,部族的存在必須瓦解,各部族必須分開,郡縣與村落組織,封君封臣體系才是魏曦設定地體制。這既是這個世界現存的組織結構也是神信仰體系下必然採取的方式,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避免神權與皇權地爭鬥,如果採取封建君主體制,那麼皇權的高度集中遲早引起對神權的不滿,畢竟一旦大權在握,誰都不願事事有人掣肘。在魏曦的記憶中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君權與神權都經(精彩全本百度搜尋:炫書)歷過無數地爭鬥甚至戰爭。雖說神佔據著不敗地地位,更換一位皇帝也不是不可能,但是由此一來必將引起皇室權威地衰敗,權利的分裂,畢竟這不是唯一神的世界,相反這個世界有太多的神袛,一旦皇權衰敗那麼地方必然反聲四起,皇帝地位置誰都想做啊!再說哪一個體制是完美無缺的呢?資本主義體制更不行,當凡人沉迷於yu望之後,信仰何來堅定,生活無所缺地後果未必是精神上的信仰需要,更可能地是沉迷於yu望的怪圈。
曾經備選地方案還有神權體制,這也是魏曦最早否定的體制,因為這種體制固然能令凡人與教會共榮,在早期信仰力量龐大,但是物極必反盛極必衰,在享受榮耀的同時教會也不得不悲傷黑鍋,人心是多變地,神不可能保證每一個牧師都是純潔地,或者說每時每刻都是純潔地,往往一旦牧師權利過大,任何一個錯誤同樣會迅速擴大,教會不得不為此背上沉重地包袱,這將給其他教會一個完美無缺地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