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部分(3 / 4)

小說:永歸不朽 作者:蝴蝶的出走

實嚴格來說人仙與鬼仙或者說大靈與傳奇本身不相上下,但是在兩個同樣界定為精神與物質結合的世界,原裝的成就本質上比起單一的精神體更高更快也更容易,所以很多大靈即便被信仰千年也難以獲得一絲神性。

地仙:修到辟穀服氣、行及奔馬、寒暑不侵,水火不懼,具有神通。不用說這就是半神之境,也是位面能夠承納的極限,地仙辟穀以天地靈氣為食,舉手投足皆具大能,半神亦如斯。

神仙:修到飛空絕跡,駐壽無疆,而具有種種神通。無疑這就是神祗一級的存在了,不朽是他們永恆的標誌,但是在地球的神話中,他們也難免天人五衰的浩劫,也就是說隕落的可能依舊存在。這才是真正的神仙,與神祗區別可能也就在於對信仰的重視罷了,東方修行重視因果所以神仙輕易不接受信仰,不成就聖徒。他們視聖徒為師徒,如父子,一舉一動皆有因果,因此東方神道不昌,但是在神道中也有魔道一說,那些存在反而大力培植信仰,只是終究不是主流,容易被正道打擊,甚至於神道支援下的統一皇權也會大力打擊這一危機統治行為,在華夏大地邪教可沒有公然大行其道的可能。

天仙也就是大羅金仙:能修到形神俱妙,不受生死的拘束,解脫無累,隨時隨地可以散聚元神,天上人間,任意寄居。毫無疑問,這類存在才是真正能夠於世不朽的,他們甚至能夠直接代替本源法則,而不像神道依舊受法則所困。其實在這個境界上應該還有一層,那就是聖人,不過這個境界似乎有點遙遠,遙遠到神仙也難以企及的地步,因為即便是地球上,嚴格來說可以隨意周遊諸世界的聖人也只有一個鴻鈞,三清、準提之流無非算是天仙,頂多算是準聖罷了,他們還依舊不得不受限於這個世界。

其實分析得越多,魏曦到越是覺得鴻鈞並不是混沌初開時的一種生靈,原因很簡單,無論世界如何變幻,淨化始終在繼續,除非像這個世界一樣被深淵或地獄腐蝕,這點毫無疑問在地球上不存在,那個規則日益嚴謹的世界毫無疑問沒有這種大麻煩,那麼為什麼只有鴻鈞有道呢?為什麼號稱創造眾生的女媧或者上帝一流最多也就算是神仙、天仙呢?要說傳說上帝那個玄乎了點,但是女媧絕對是與之一起誕生的啊!萬物眾生為何鴻鈞一枝獨秀呢?

無論是科學的驗證,還是歷史的傳載,毫無疑問地球的歷史遠不如這個世界,甚至於神道之昌盛,人道之大能,地球人都遠不能與這個世界相比,至少地球人能夠劃破虛空,只有往來諸位面的人遠不及這個世界,能夠接觸規則的傳奇也遠不及這個世界,甚至千百年的神仙傳說都不及這個世界有史可靠的神祗數量多(當然,某個民族幾百萬人時代都能號稱有八百萬諸神的話不算,你當是個東西都能成神啊!要在這個世界絕對是隻有糊牆的份兒,這完全是瀆神!沒見浩瀚中華也只敢封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奧林匹斯山也只敢成就十二個正神麼!)

因此,魏曦極度懷疑鴻鈞壓根兒不是地球世界土生土長的存在,當穿越成為潮流的時候,那麼在那個鴻蒙未分的時代,有那麼一兩位穿越去也不奇怪。之所以這麼說,正是因為鴻鈞傳下了道,假如鴻鈞是土生土長的存在,那麼就如同人一樣,試問一個新生的凡人能不能夠指引妖類修行成人,正因為人是他們的本能,他們反而難以洞悉如何成人了。但是當你洞察一個體系的時候,就不難了,但凡修道之士,多少都懂得靈脩一道,正式基於此,鴻鈞沒道理一開始就完全啟靈傳下一個龐大而完整的體系啊!如果這是本能,為什麼女媧不行?還需問道於鴻鈞!

諸如道德經、易經之流,完全描繪了一個靈魂成長的過程,之所以沒有聖人的景象,恐怕也是因為鴻鈞也就堪堪聖人之境罷了,地球上之所以仙道流昌,這是因為這鴻鈞開道罷了,畢竟前路可循,剩下的就只是時間與運氣了,無需在迷茫中摸索,這差距無疑巨大了,這也是魏曦自立自傲的依憑。當這個世界的神祗們受信仰所迷惑,在迷茫中不得其解的時候,自少魏曦知道了一條可能的道路。

道到凝處唯純然,這個簡單的話語在這場試驗中得到最直觀的認證,這才是魏曦的最大收穫。神仙們為什麼畏懼信仰,卻又渴望信仰,這是因為這點。眾生信仰確實能夠給神祗莫大的力量,但是這些信仰夾雜著太多的雜質,正因為神祗的力量來自信仰,因此它們也極容易汙染神性,一旦神性不純,又豈能為大道所容,自然也難以精深,那些強大神力一夕崩潰之事,不僅僅是神職衝突,也是這種雜質過多的緣故。是故,神仙渴求功德以求道心,因此不惜耗力行功德事,卻不願意大肆擴張信仰,以免道心不純,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