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3 / 4)

小說:超凡入聖之路 作者:雙曲線

但是高深佛法可不一樣,剛好相反。後世的人,都達不到那釋迦牟尼佛那如來的境界,往這個佛法中新增自己的見解後,就會降低這個佛法的層次,內涵也就慢慢地沒那麼高了,最後還消失了。

這樣,一代又一代下來,佛法就會變得式微了,沒有當初那麼高深了。所以到了後世,人們在挖掘佛法內涵時,就非常重視這個原始佛法。

那個就是釋迦牟尼在世時所廣泛流傳下來的佛法,這也就是後世所說的小乘佛法——四聖諦八正道。

四聖諦說的是四種的真理:一者、苦聖諦;二者、集聖諦;三者、滅聖諦;四者、道聖諦。

黎明智也不是直接透過佛經來學到這部原始佛法,而是一部後人所改良過來佛法。

就是有一個美國的華人學者因為這個自己心理上的危機,在佛法中找,接觸到這個保持在印度的原始佛法,覺得這部佛法非常的偉大,是一部真正的佛法。

就將自己學習這部佛法的體會和經驗整理成一本書,其實這部所謂改良佛法也一樣是沒有了那個佛法的內涵存在了。

其實變成一種心理上的療法,但是一開始黎明智不知道,視為經典,親身去實踐和體驗這部佛法。

為了降伏自己那顆散亂的心,按照書中所提到的,黎明智每天在那鄉間小路,步行差不多十公里,將那個注意力放在每一個腳步上,力求能做到步步為營。

這個方法其實和那個數息法,還有唸佛號的方法都是同一個目的,就是要去除人的雜念之心,以求得清淨之境界。

但是黎明智卻沒有感受到有什麼明顯的作用,心中的苦悶是有增無減,那種痛苦令自己苦不堪言。

慢慢地,黎明智透過佛經,知道這個人世間痛苦的根源就是這個業力。人間種種的苦難,包括這個疾病,饑荒,還有戰爭等等,都是人的業力在起作用。

所以相同一件事情,有人會覺得痛苦,有人會覺得不痛苦,都是這個業力在作怪。業力在起作用時,人就會感覺到痛苦;業力不起作用時,人也就感覺不到這個痛苦的存在。

同樣是一種病,有的人很容易治好,無藥而痊癒;有的人就非常難治好,就是這個業力的大小不一樣的問題。業力大的就要多受苦,小的就可以少受這個苦。

業力不但表現在這個身體上感覺到苦,還表現在心裡上感覺到的那種苦。

其中以那個心裡的痛苦,最為難以忍受,其實那確實也是這個的業力在作怪。

人與人之間勾心鬥角,各種矛盾衝突等等都會給人的心理帶來巨大的痛苦,心中無比的壓抑疼痛,也是這個業力在作怪。

那個業力過大了,人就會承受不了,就會覺得生無可戀,人活著沒什麼意思的了。更大的業力,人就會臥床不起,甚至會瘋掉。

那個業力是無形無質的,用肉眼是看不見,但是佛可以看得見,就是它在起著主宰的作用,給人們帶來無窮的痛苦。

沒有業力時,大家坐在那裡,你好我也好的;業力在起作用的時候,什麼樣的麻煩事都來了,誰碰上,誰就痛苦。

黎明智剛剛見到小真和在童年的時候,那個業力不起作用,他就覺得生活是非常快樂。在以後了,這個業力就起作用,黎明智就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這種痛苦了。

後來,業力越來越大了,黎明智也就感到更加的痛苦了。這個業力也是一陣陣來的,所以就會感到這個痛苦也是一陣陣的。

這個就是心理學中講的精神力和注意力,其實都是業力在做怪。當這個業力過去後,這個人的病就好了,心理上的疾病也是一樣的,無藥而痊癒,就是這麼的一回事。

這個業力都是人的生生世世造惡時所積累下來的,做了不好的事情所累積下來的。當然何為好事,何為壞事,佛經中說的和常人說的不一樣,標準不一樣。

佛經中說八正道就是好事,就可以消除掉這個業力,而這個貪嗔痴就會造下罪業,也就這個業力。

到這個時候,黎明智就給自己少年時期對佛的疑問找到了答案了。

就是因為人的無明就會造下惡業,就要受到業力的報應,所以人世間就會存在著這個戰爭,疾病等等的災難苦痛,都是人在自作自受,這個罪業在果報。

佛也只能勸人為善,回到正道,而不能隨意給人消去那個業力的。人造惡了,就會遭受到報應,才會悔改的,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正法在世時,佛法弘揚,人們修德行善,安居樂業,天下太平;當正法不在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