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全史第一名將,戰神,善於用兵。6、薛仁貴面對郭待封的行動沒有做及時的調整。7、吐谷渾親吐蕃,沒有人民優勢。
本來此戰的失敗就非常具有偶然性,按照薛仁貴的戰前部署,本身就是打敵一個措手不及,試想即使郭待封開始不聽命令,但是如果將糧草及時押運到位,那結果又會是怎樣?那麼薛仁貴將馬上切斷吐蕃與吐谷渾的交通要道,以婆沙羅道為目標即可將整個吐蕃給瓦解掉。吐蕃號稱60萬,而且多在西域四鎮和吐蕃國內,所以這40萬軍不可能全都是吐蕃人,除蘇毗、羊同外,大部分應當是吐谷渾人。邀擊郭待封的20萬軍隊,也當多是吐谷渾軍(也說明吐谷渾國內親吐蕃的佔絕對勢力)。這種聯軍的戰鬥力也不會太高,還有那麼多人他有多少糧食來養?薛仁貴在戰爭前期的獲牛羊萬餘,這說明他有意直奔敵軍糧道而去,只要郭待封能按時將軍需押運到,吐蕃40萬將肯定面臨滅頂之災。
薛仁貴是整個戰役的負責人,對於戰役的失敗自然逃脫不了干係。他不是白起,寧做斷頭將,不做辱國將,沒必勝的戰爭他就不去,薛仁貴是完全可以說受命於危難。記得他敗後說了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