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一些好主意,但是一群公園所有者卻調侃般地貶低他,還笑話他痴人說夢、竟然想實施迪斯尼樂園計劃。也就是在此時,他決定要把計劃實施成功。
我有位伸入朋友也有過一段類似經歷。年屆40仍然毫無成就的他總是為將來怎麼辦而擔憂、為自己無能而懊惱,但又不放心自己能否順利完成每一項投機業務。懷著恐懼而焦慮的心情,他想透過賒賬買一臺機器,但被對方的妻子拒絕。這位女士並不認為他將來還得起借款。一開始,他因希望破滅而沮喪,但隨後便開始義憤填膺。他被誰這麼粗暴地擺佈過?他何曾在世上如此艱難,並且總對失敗心有餘悸?這種場面喚醒了他身上的“某種東西”(即某個“新我”).他立即發現:這個女人的話(以及他的自我看法)是對“這種東西”的公然冒犯。他的確沒有錢、沒有商業信譽,也沒有辦法實現自己想實現的目標;但卻找到了一條蹊徑。不出三年,他就獲得了自己從未奢望過的成功——不在單單一項業務上,而是三項業務。
深深渴望的力量
要想讓理性思維有效改變信念和行為.就必須讓內心深處的情感和渴望與其相伴。
為自己描繪你希望成為的那種人、描繪想擁有的那些東西,並假定這些設想成為可能的那一刻就在眼前。要喚起對這些目標的深深渴望,對它們充滿熱忱;要仔細分析它們,在腦子裡來回檢視。你當前的消極信念是透過想法加情感形成的。如果能產生足夠的情感或內心感受,你就會產生新的思想和想法,從而將過去的消極信念一筆勾銷。
如果進行深入分析,你將發現自己現在運用的過程以前常常在運用,它就是:擔憂!唯一不同的是你使自己的目標由消極的改變為積極的了。擔憂時,你首先會在想象中栩栩如生地描繪一種不希望出現的後果或目標。你忍不住對它思來想去(仔細思考它),把它作為一種可能發生的情況描繪給自己。你反覆認為它真的可能發生。
這種不斷重複、對可能性的不斷思索,會讓最終結果變得似乎越來越真實。一段時間後,就會自動產生與其相應的情緒(如恐懼、焦慮、沮喪).所有這些情緒都與你不想看到、你所擔心的那一最終結果對應。現在,不妨改變目標影象,以便從此同樣容易地產生“美好”情緒。不停為自己描繪某個想要的最終結果,並對其深思熟慮。這樣做也能使美好的可能變得越來越真實可信;同樣,與其對應的情緒如熱情、快樂、鼓舞和幸福也能自動產生。
理性思維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
還記得嗎?自動機制既能作為一種失敗機制,也能作為一種成功機制,成為二者的難易程度一樣。至於成為成功機制還是失敗機制,那取決於你提供什麼樣的資料讓其加工、為它設定什麼樣的目標。從本質上講,它是一種目標追尋機制。它將要實現的目標取決於你。許多人都無意識地、不明智地透過懷有消極態度、習慣性地在想象中向自己描繪失敗,來設定失敗的目標。
你也還記得:自動機制對你提供的資料並不進行推理或提出質疑,而只是對資料進行加工,並作出相應反應。
許多人在公眾場合應邀上臺發言時都怯場,這很有意思。大量研究結果表明,怯懦是所有成年人共有的最常見的三四種恐懼症狀之一。怯懦能讓你呆若木雞。然而從理性思維的角度看,至少在美國,沒有哪個人在公眾場合不會說話卻能在臺上停留很長時間。多數情況下,公開露面時如果有點緊張、忘記幾句臺詞或者開玩笑之後效果適得其反,其實無傷大雅,不會有什麼可怕後果。過度恐懼與擔心犯錯誤之後會受到可能的懲罰有關。
這種自動機制所接收的,應該是與環境有關的真正事實,這一點非常重要。有意識理性思維的工作是:瞭解事實、形成正確判斷、評價、發表意見。在這種關聯中,多數人都容易低估自己、高估面臨的困難。
心理學家丹尼爾·W·約瑟琳寫道:“我做了大量實驗,想查明阻滯思維的有意識努力之真正原因何在。實際上,其原因似乎總是由於某種傾向的存在,即:誇大困難和腦力勞動的重要性;過於看重腦力勞動,害怕它們發現你無能。”
其實不過是一場遊戲
阿蘭·夏皮羅博士在他的著作《高爾夫的精神危險:戰勝它們,結束自毀式回合》中列舉了6條精神危險,其中前4條與我們的話題直接相關,其寓意遠遠超出了高爾夫比賽本身。以下是他的描述,但我做了簡化:
危險1:對恐懼的恐懼。陷入這一危險困擾的高爾夫球員在開始一個回合之前,會體驗到預期的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