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2 / 4)

小說:心理控制術 作者:月寒

對其重播),它就會自動執行,此時你要做的就是“揮杆”和“讓演講自然發展”。

使過去的成功行為模式復活時,你也可以使與其相伴的“勝利的感覺”復活。基於同樣的原因,如果你找回了這種“成功的感覺”,也就可以啟用與其相伴的所有成功行為。可以將這一現象看成一種迴圈過程:感覺引起行為,行為引起感覺或想象中的行為,特別是以記憶為基礎的想象行為引起感覺,感覺再引起行為。好在你無論在這一迴圈圈中的哪一處激起火花(即“起電”)都無關緊要。

在你的灰質中構建成功模式

哈佛大學校長愛略特博士曾經就他所稱的“成功的習慣”這一主題發表演講。他說,小學教育的失敗,有許多都是由於學生在一開始沒有得到足夠能成功的作業或任務,所以根本沒有機會形成“成功氛圍”,或者我們所稱的勝利的感覺。他還說,在上學伊始從來沒有經歷過成功的學生,沒有機會培養“成功的習慣”,也就是從事新工作所需的、對信念和信心的習慣性感覺。他敦促教師在低年級就要妥善安排作業,以便保證學生能體驗成功。作業應該在學生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但又要讓學生有足夠的興趣,以喚起熱情和動力。愛略特博士說,這些“小成功”會給予學生“成功的感覺”,這對於將來他們從事其他工作大有裨益。

當橄欖球比賽的四分衛在比賽中受傷並被換下場、水平僅次於他而坐冷板凳的替補隊員跑進球場時,精明的教練會想辦法讓他接成功可能性非常高的球(哪怕只是“小成功”),以便樹立一種成功感或叫節奏感——以激起“那種勝利的感覺”。教練不是讓他嘗試傳出過中場或者能達到10、20或30碼開外但卻難以完成的球,而是側向傳出只能到達2或3碼開外但卻有很高成功率的球。我認識一位印刷界的頂尖推銷員,他總是習慣性地安排日常事務,以便每天的頭兩次上門推銷活動都能安排在“友好區”。他每天一開始拜訪的客戶都有這樣一些共同特點:他知道這些客戶肯定歡迎他,知道自己與這些人有過多次交往,還知道這些客戶很可能會叫自己競爭某種產品,甚至會馬上出一份訂單,或者至少也能得到殷勤熱情的接待。拜訪完這些客戶之後,他才轉而去拜訪相對較陌生、接待可能不那麼熱情的客戶,或者拜訪一些“刺頭”、對價格特別敏感的客戶,這些客戶經常會向自己壓價。他對我說,在檢驗自己的耐心和毅力之前,他希望某種“勝利的感覺”已經到位。他的銷售經理說:“積小勝可以成為大勝。”

地鐵站三明治連鎖店創始人、創辦個體企業的大力擁護者弗雷德·德路卡告誡我們:“要先掙小錢。”如果你掙到了小錢,如果你從美分掙起,再想掙美元就不難,如果你掙了幾百美分,再掙幾百美元就不難。

我們所稱的“小勝過程”,其實是事物的自然演化規律。人要先學會爬,接著靠著某個物件站起來,然後能獨自站立,再就是握著某種東西向前蹣跚學步,之後就可以走。一旦學會了走路,就不難相信你能騎腳踏車;學會了騎腳踏車,就不難想象自己可以騎摩托車。

我們可以養成成功的習慣或者說掌握成功的節奏,我們可以聽從愛略特博士對教師們所提的建議、橄欖球教練為初露鋒芒的四分衛制定的策略、印刷業推銷員每天伊始採取的竅門,在任何時間、任何年齡段為自己的灰質神經組織注入成功的模式和成功的感覺。如果我們習慣性地被失敗擊倒,就很可能會得到習慣性的失敗的感覺,而這種感覺會給我們從事的所有新事業蒙上陰影。不過,透過合理安排做事的順序以取得“小成功”,我們可以建立一種成功的氛圍,並在完成宏圖大業時將這種氛圍帶入其中。我們可以逐漸從事比較艱鉅的任務,完成這些艱鉅任務之後,我們便處在可以完成更具挑戰性的任務的有利位置。其實一,成功以成功為基礎,所以,“沒有什麼東西能像成功那樣幫助你成功”這句話實在是很有道理。

顯然,作為成年人,我們渴望能加速這一過程,希望成功來得更快,希望打下良好的基礎,能激發更多的“勝利的感覺”為己所用。老練的四分衛如果在冷板凳上坐了好幾周不曾上場,那麼,在比賽中突然需要他出彩時,他需要同時也希望在一瞬間“引燃”自己“勝利的感覺”,而不需要慢慢地、耐心地積累小勝。這種加速過程必須完全透過想象而不是現實來創造、來實現,要在“精神影院”而不是真實經歷的舞臺上來實現。由於人為的體驗和親身的經歷其實具有同樣的影響,所以這種加速是可以實現的。

怎樣回放你自己的內建成功模式

每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