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3 / 4)

小說:心理控制術 作者:月寒

提出觀點。在壓力之下保持鎮定。更愛吃新鮮水果和其他健康食品而不是“垃圾食品”。

第十五章|讓生命更健康,讓生活更充實

◆不要拒絕別人給予我們的幫助、快樂和欣喜,因為我們同樣可以給予他們這些。我們不應過於自負,以至於不接受別人的幫助,也不要過於無情,以至於不幫助他人。不要僅僅因為他人恩賜的方式與我們的偏見或自大的想法不相符就說它“不乾淨”。

使我們變老的不是歲月,而是重要事件以及我們對它們的情緒反映。

——阿諾德·哈特切內克爾

許多人在尋找青春之泉。每個人身上都有永久的青春之泉嗎?成功機制能否讓你青春永駐?

失敗機制是否會加速“衰老過程”?

美國作家、喜劇演員伍迪·艾倫說:“我不想透過工作來實現永生,而是想透過不死來實現永生。”以我這樣的年紀,我很認同他的話。實際上,我願意賣掉由於從事心理控制理論研究而繼承下來的所有遺產,去換取10年青春。但是,我一直過著一種非常富有活力、非常健康、非常開心、非常滿意的生活,近年來,我的精力、精神和才智都沒有遭受過重大損失,所以我沒什麼可抱怨的。我相信,之所以如此,其部分原因是我積極致力於心理健康研究,並讓心理健康來照顧我的生理健康。

我預測:在未來若干年內,樂觀情緒的抗衰老作用和益壽藥物的作用只會繼續提升和發展,並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所推崇,地位日益突出。

迄今尚未得到驗證的事實依然有用

威廉·詹姆斯說,包括科學家在內的每個人,對於已知事實都會形成自己的“超信念”,儘管這種“超信念”的正確性用事實本身無法解釋。作為一種實用的尺度,這些“超信念”不僅是應該得到認可的,而且是必要的。正是對某個未來目標的假設(有時候我們並不能看到這個目標)指示著我們當前的行動和“務實舉措”。哥倫布在發現新大陸之前,就曾經預測有一個巨大的大陸塊向西延伸,否則他就根本不會出航;就算出了航,也無從得知將航行的路線定為向南、向東、向北還是向西。

僅僅因為堅信假設的真實性,才使科學研究成為可能。科學實驗不是隨意的、漫無目的的,而是定向的、以目標為導向的。科學家必須首先建立一個假定的事實,其建立的前提並非事實而是推論,然後才知道做哪個實驗或者到哪裡尋找事實,才有可能證明或反證假定的事實是否正確。

在這一章,我想與朋友們分享我自己的部分“超信念”、假設和哲學。在這裡,我的身份不是醫學博士,而是一個普通人。正如漢斯·西利博士所言,有些“真理”不能應用於醫學,但可以為病人所用。

生命力——康復的秘訣、青春的奧妙

我相信,人的肉體(包括生理大腦和神經組織)像機器一樣,由無數很小的機械系統組成,每種系統都有特定的目的性,或者說都以目標為導向。然而,我不相信人腦就是一臺機器。我認為,人的實質在於驅動這臺機器、佔據這臺機器,指導它,控制它,將其作為一種工具或手段來使用。人並非機器,就像電流能夠流過電線或使發動機運轉一樣。我相信,人性的實質是不受物理規律支配的。

多年來,一些科學家(包括心理學家、生理學家、生物學家)一直推測有某種普遍的“能量”或活力使“人機”運轉。他們還猜測,這種能量可用的數量和使用它的方式,能夠解釋為什麼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能抵抗疾病,為什麼一些人比另一些人老得更快,為什麼一些人即便條件艱苦,也比另一些人更加長壽。還有一點相當明顯:這種基本能量(管它是什麼樣的能量呢)的來源,是某種與我們從所吃食物中獲得的“表面能”不一樣的東西。以卡路里為單位的熱能並不能解釋為什麼一個人與另一個人相比,做完一次大手術之後能夠很快康復、能夠經受長期揮之不去的壓力或者更加長壽。我們稱這種人“體質強”。

有些長壽、幸福的人展現出的“強體質”,似乎與某種我們能夠很好控制的因素有關(這種因素並不只是對目標無休止的制訂、重新制訂),鑑於此,我們的生活才有意義和指望。

有位很著名的專業演講家在演講界已經工作30年,但最終還是開始感到厭倦和疲憊。厭倦的原因與其說是因為演講本身,不如說是厭煩了沒完沒了的旅行的折磨,以及與旅行相伴的身心俱乏的感覺,以及看慣了平淡無奇的飯店客房裡昏暗的燈光。朋友們都說,他們發現巡迴演講在使他一天天變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