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曬雨淋,老浪看著心痛,答應一定給幫忙反映。這一期的節目就是圍繞著如何保護邊遠落後地區寺院文化這個主題展開討論。
昌都地區的公路交通路況比較差,經常發生泥石流和塌方,道路時常被沖毀或者堵塞。105公里路程有很多盤山路,泥濘、彎曲、狹窄,沿途風景異常秀麗,森林變得多了起來,河流從橫交錯,雪峰依然高聳入雲,車隊在顛簸中行進了七個多小時,才到達康巴人的中心地帶——昌都。昌都在藏語中是“兩河交匯”的意思,是扎曲河和昂曲河交匯的地方,屬於瀾滄江的上游。據記載,吐蕃時期(公元7-9世紀),昌都地區是著名的“東女國”和蘇毗王國的所在地。據《舊唐書》第一百九十七卷《南蠻西南蠻傳》所述:“東女國,西羌之別稱,以西海中復有女國,故稱東女焉。俗以女為王。東與茂州、党項接,東南與雅州接,界隔羅女蠻及百狼夷。其境東西九日行,南北二十二行。有大小八十餘城,其王所居名康延川,中有弱水南流,用牛皮為船以渡。”
公元13世紀,元朝將西藏歸於自己的版圖以後,在昌都地區和四川甘孜設定了朵甘思宣慰司都元帥府。明朝時西藏佛教格魯派興起,其影響逐漸深入康區,在昌都地區形成若干呼圖克圖--大活佛轉世系統。明朝政府在此設定了朵甘都指揮使司,委任各地的部落酋長和各大頭人與寺廟的大喇嘛管理。明(1368-1644年)末蒙古和碩特部固始汗白利土司後,昌都地區也受固始汗的統治。清朝(1616-1911年)在這個地區封委了一些大活佛和土司各轄其地,受駐藏大臣和達(*)賴喇嘛的管理。清朝還在昌都設立了糧站,委派糧臺、遊擊等文武官員駐守昌都,並從四川、雲南派有制兵130名駐紮昌都,傳遞諭旨奏摺,保護昌都寺大活佛和糧臺。清末趙爾豐在昌都地區的一些地方實行改土歸流,昌都地區改稱川邊。民國(1912年)以後,是西康省的一部分。1918年西藏地方政府將其改稱為朵麥地區,設立了〃朵麥基巧〃,劃昌都地區為25個宗。
昌都地區的自然景觀由數不清的湖泊和峽谷、河流、雪山組成,多達幾千種的古老的樹種、多種珍稀動物在此紮根繁衍。人文景觀主要是寺院,著名的有強巴林寺、噶瑪寺、同卡寺、多吉扎寺、孜珠寺等。等老浪們把幾個著名的寺院拍完,半個月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等他休整完兩天後,西藏的春天就要過去了,山上的冰雪開始大面積的融化,河流開始重新唱起歌,變得充滿生機起來。老浪開始向西,首先返回類烏齊,然後再向一百四十多公里外的丁青縣城。
丁青縣城最具代表性的佛教寺院是孜珠寺和丁青寺。據丁青寺寺院史書記載,該寺屬原始苯波教改革歸屬明教的教派,位於德格縣扎科鄉,該由大喇嘛丹巴欽繞始建於公元587年,既藏曆第一個繞日前40年,距今以有1416年的歷史,是康區苯波教寺院的中心,又是成為康區苯波教派最高學府和苯波教祖寺。1983年經甘孜州人民政府批准的第一批開放寺廟。目前縣境內有苯波寺廟10座,有僧侶近600人,其中有活佛5名,眾繞覺7人。這10座苯波寺廟中,以丁青寺歷史最悠久,嶽巴鄉的日班寺、中扎科的基扎日哲寺、浪多鄉的措通寺等的歷史也已逾千年之久。就寺廟規模、僧侶人數來看,丁青寺為之最,向有康區苯波教祖寺之稱;溫拖鄉的滿金寺則在寺廟規模、僧侶、教派聲望等方面僅次於丁青寺。
作為藏族地區古老而原始的宗教,苯波教早在隋唐之前便已在德格地區普遍存在。公元7世紀,苯波教在德格地區仍屬唯一的宗教;公元7世末、8世紀初,縣境內便已有了丁青寺、絨戈寺、仲薩寺等苯波寺廟。《德格世德頌》載,於8世紀初逃難至康北地區的德格家族前9代均為苯波信徒,世代在鄧柯、德格一帶傳演苯教。公元11世紀以後,藏傳佛教寧瑪派(舊派)傳入德格、噶當、噶舉、薩迦派也相繼傳入德格並迅速擴張勢力,極大地削弱了苯波教的實力。明末清初,青海蒙古族和碩特部與德格土司組成軍事聯盟,消滅了獨尊苯教的甘孜白利土司武裝力量,在這次戰爭中,德格地區苯教勢力亦遭到毀滅性的打擊,殘存下來的苯波寺廟為求得生存發展,紛紛歸順勢力迅速擴大的德格土司,納入德格法王的管轄。此後,歷代德格土司均奉行較靈活的、不分教派一律給予挾持的宗教政策。縣境內苯波寺廟也在生存與發展中與各藏傳教派相互吸收融合,逐漸演變為藏傳佛教一派系,也始終保持著僅次於寧瑪、薩迦、噶舉、略強於格魯派的教派勢力至今。現丁青寺主持活佛熱色屬第36代,是德格縣轉世活佛中經州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