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前,陶謙看到佛教的教義頓時大喜,於是開始在徐州推廣佛教。
於是,身為下邳相的笮融在督管廣陵、下邳、彭城的運糧事務時,利用手中掌握的糧食,起大浮屠寺,可容三千餘人,悉課讀佛經;又以信佛免役作號召,招致人戶五千餘,“每浴佛,多設酒飯,布席於路,經數十里,民人來觀及就食者且萬人”。笮融此為雖是侵吞了三郡糧食,但觀其之行事排場之大,不可能不為陶謙所知,可見這是出於陶謙的默許,笮融才有如此膽量。而陶謙應該是看在同鄉的面子上和為推廣佛教而沒有追究。
在《三藏記集錄•;五慧睿喻疑論》中記載:“漢末魏初,廣陵、彭城二相出家,並能任持大照,尋昧之賢,始有講次。”當時的廣陵、彭城均是徐州肥的流油的大郡,而下邳更是徐州郡治所在,可見當時在徐州佛教之興盛,一時上至守相,下至黎民,個個口唸佛號,這樣一來“太平道”自然在徐州就沒了市場。
陶謙擔任徐州刺史年間,北面的青州、兗州黃巾之亂此起彼伏,徐州卻是太平無事,“百姓殷盛,穀米封贍,流民多歸之”。這和陶謙大行屯田,推廣佛教是分不開的。
“原來是這樣。”張遼聽了臧霸的講述才明白陶謙為何大力推廣佛教,其實他的想法是和中國歷史上那些推廣佛教的帝王們是一致的,就是利用佛教的教義來麻痺百姓,讓百姓更加便於統治。而到了佛教開始危及到統治者的統治地位時,帝王們又會反過來扶持其他宗教,大力打壓佛教。
佛教在中國的發展或許是起了些不太好的作用,比如後世列舉的排他性、耗費社會資源、佔用土地、減少勞動力、逃避稅收、逃避兵役等等。這些都是後世帝王滅佛的理由,因為這裡的每一項都在根本上動搖了封建帝王的統治基礎。
可張遼沒有消滅佛教的意圖,後世他雖然不拜佛,但對於寺廟的精美建築還是很欣賞的,佛家寺廟在中國的建築史上是佔有一席之地的。就算是為了那些外觀宏偉,構思巧妙的建築,張遼也不會消滅佛教,何況還有以佛門為基礎發展出來的中華武學的根基——少林武學和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
張遼是想在曹操的治下將各種宗教納入官府的管理中,制定類似於後世的《宗教管理辦法》來控制宗教的發展,避免宗教影響到社會的統治基礎。這種想法是好,可在這個封建統治的王朝中是否真的能成真,張遼也不報太大的希望,成亦欣喜,敗則為後人留下教訓吧。!
第二卷 第三十六章
更新時間:2009…1…3 20:05:57 本章字數:4769
東莞城北,沭水河畔。
三千劉備軍剛剛渡過沭水,正在整頓隊形。
連續兩日的大雪已經停止了,但大地彷彿被鋪上一層厚厚的白色絨毯,原來四指多深的積雪現在已經沒了腳踝,給隊伍的行進造成了極大的困難。人涉雪前行,是深一腳、淺一腳,顯得頗為不便。索性的是沭水也因寒冷的天氣而冰封,過河時雖然士兵們腳下打滑,隊形混亂,這速度卻比船渡快了不少。
“雲長,前方斥候可有訊息傳來?”劉備剛上岸就向關羽問道。
關羽催馬來到劉備面前,說道:“大哥,斥候已經派出去了,不過現在還沒有回信。我們現在距東莞城已經不遠了,到了東莞城我們就可以順沂水南下,會讓我們省不少力氣。”
這時劉備也翻身上馬,說:“是啊!雲長,士兵們都整理好了嗎?”
“還有翼德後軍的一部分士兵沒有整理好。”關羽看著張飛那裡還有些混亂計程車兵也沒什麼辦法。
劉備看了看張飛那裡,也只能搖搖頭說:“算了,反正今天到了東莞就不再行軍了,等會兒大家就一起走吧,不過幾十里地,很快就到了。”
關羽想想也對,省的張飛老在後面發牢騷,於是他說:“好的,大哥。我這就去告訴三弟。”說完就向著張飛那裡催馬而去。
唉!這三弟什麼時候才能成熟起來,幸好除了二弟外我還有子龍相助。劉備看看張飛那裡,又轉頭看看前面不遠處冷靜沉穩的趙雲,長吁了一口氣。
隊伍終於又再度開拔了,在知曉今日抵達東莞就可以休息計程車兵們明顯情緒要高了很多,這也是人之常情,誰在雪地了頂風冒雪的行軍都會有怨言的。
在走了十幾裡地後,謹慎的趙雲忽然覺得有些不對勁,按說斥候這時候應該回來報信了,可現在連一個斥候的影子都沒有看見,他覺得應該讓劉備知道此事。
“玄德公,這斥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