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一瞧,那一把鋥黑的鬍子喲,嚇我一跳。”聽的謝莫如也笑了,謝莫如笑,“文官一生追逐也不過首輔之位罷了,既有機會,嚴老尚書當然希望能搏一搏。”
穆延淳道,“他年歲有些老了,先時身子也不大好,我擔心他撐不下來。”
謝莫如道,“內閣原是七人,除了蘇相為首輔,另有五部尚書再加上翰林掌院學士。五部尚書中,刑部薛尚書新任尚書位還未來得及入閣,他便是入閣,資歷也不足以去爭首輔之位,不若陛下等一等,待定了首輔再讓薛尚書入閣。”
“我也這樣想。”穆延淳有用慣了的臣子,也有感情深厚的臣子,但除了詹事府除了以往王府舊人,朝中這些人也不能冷落了。不然,只用舊人,就會寒瞭如秦尚書等人的心。所以,從一開始,穆延澤就沒有讓薛尚書為首輔之意。
“兵部尚書是永安侯,永安侯不必說,他定沒有做首輔的意思。而掌院韋學士,是自悼太子自盡後升上來的,如今在內閣不過三年,資歷也不足。餘下的,無非就是禮部秦尚書,工部嚴尚書,戶部唐尚書了。”謝莫如道,“唐尚書六十七,秦尚書六十八,嚴尚書七十了。三人都不年輕,可話說回來,熬一輩子熬到內閣為相,年紀也不會太輕。老臣貴在穩,縱無年輕人的銳氣,卻也有年輕人沒有的穩健。”
“這三人,要說親近,那自是唐尚書,別個不說,當初在閩地,後來在江南,他都是在陛下身邊輔佐陛下,功勞不淺。只是,唐尚書入閣又比嚴秦二人晚。”謝莫如道,“陛下倘要提攜唐尚書,嚴秦二人只好辭官了。”
穆延淳也知這種內閣傳統,首輔自來是內閣資歷最老的一個,資歷,並不是說年紀,也就是入閣時間的早晚,比如,我三十歲,你六十歲,我入閣比你早,哪怕只早一天,倆人也是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