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娘娘與殿下夫妻多年,當知殿下並非薄情負心之人。老臣請娘娘為了殿下,為了朝廷,暫退一步!”
謝莫如依舊非常平靜,問李相,“如何退?”
“娘娘便是去靜心庵坐一坐又何妨,不過是安太后娘娘的心罷了。如此,太子也有了退路。就是太子妃之位,娘娘也只管放心,太子妃的尊位自然是娘娘的,只是娘娘與太后各退一步……”李相道,“這也是為了太子殿下,不然,太子殿下屢為娘娘與太后生隙,於物議到底不美。娘娘這般賢人,當知,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
“李相,你我雖神交已久,但顯然,你不明白我。”謝莫如自寶座起身,冷冷道,“不過,自今日後,想必李相會更明白我的章程!第一,我不是聖人,不必拿聖人那套來跟我廢話!第二,太子,是我的丈夫。什麼是丈夫,頂天立地方為丈夫!若有事便要犧牲妻子,那算什麼男人!今日這事,他還就得為我撐起來!還得為我撐住了!”
“我明白的告訴你,不論慈恩宮如何,我無錯無過,第一,我不會自盡,如果突然死了,決不是我自行了斷,必是被人謀殺,太子會為我報仇血恨!第二,我不會出家,更不會去靜心庵,我不信神,不信佛,更不會求神佛庇佑誰!第三,我丈夫是皇子,我是皇子妃,我丈夫是藩王,我是藩王妃,今他是太子,這太子妃之位,除了我,還有誰人堪配!”
“這三樣,你記清楚!”
“今日之事,我不退!半步都不會退!”
☆、第351章 東宮之十四
李相其實是對謝莫如做過很細緻的調查分析的。
在李相看來,謝莫如就是個妥妥的野心家。而且,身為一介女流,謝莫如想在婚後獲得高貴的身份,必然會把丈夫扶植起來。從李相本心來說,五皇子的崛起就處處留有謝莫如手段的痕跡,這點其實很明顯,早有五皇子大婚之後就顯現了出來。要知道,在大婚前,五皇子十分低調,在諸皇子間,既比不得嫡出的悼太子(彼時還是二皇子),也比不得居長的大皇子,甚至連謝貴妃所出的三皇子,五皇子與之相較,也差了一頭。
五皇子的逆襲就來自於大婚之後,大婚前明明是低調平常的庶皇子,大婚之後借禮部職差之變,先提出嫡庶分野,再上書請求立儲。此兩事,五皇子便在諸皇子間突顯了出來。
李相相信,這兩件事,都是出自謝莫如的示意。
李相自己也是個野心家,他早在二十年前便以首輔為己任了,李相明白那種為了目標而付出一切的心情。就彷彿謝莫如,為了自身地位,要籠絡住丈夫,為丈夫付出無數心血。李相瞭解那種心情,那種一步步將一個平常的庶皇子,經二十年,輔佐為帝國儲君的心情。
所以,對於謝莫如,當今太子就是她平生最大的心血。
李相認為,為自己的心血再多付出一些,應該在謝莫如的容忍的範圍之內。
為什麼不呢?
哪怕是裝的,先退一步。
只要謝莫如退一步,慈恩宮有了臺階下,太子立刻便能與慈恩宮重歸於好,兩宮之間矛盾不復存在,待太子登上大寶,自然會將謝莫如接回宮中。
謝莫如攜此恩,於太子心中地位只增無減。
當然,這是李相準備好的說服謝莫如的說辭,他委實有些不理解,謝莫如為何拒絕。李相甚至可以保證,縱謝莫如去了靜心庵,太子妃的寶座也不會落到別人頭上去。
相對於前二十年,謝莫如對於太子的付出,這其實不算什麼。
李相本以為,謝莫如會接受他的遊說,畢竟,他可以保證,謝莫如可以得到太子妃之位。她不會失去自己的尊榮,而今也不過是以孝義之名去靜心庵給太后娘娘祈福罷了。
大家各退一步,有何不好?
至於謝莫如去了靜心庵之後如何,當然,李相也能說一通天花亂墜的保證……但,李相委實沒想到,謝莫如根本沒聽他說完,就斷然拒絕!
那種咄咄逼人的強勢!
那種冰冷懾人的眼神!
那種彪悍奪人的氣派!
李相當時在謝莫如面前都受不住謝莫如的氣勢,不自覺退後半步,這一步,李相就清醒了,他,他竟然被一個女人在氣勢上壓制了。好在,李相到底是李相,其反就迅捷,頗值得讚賞。他嘆口氣,“如果娘娘不願意,哎,這也是情理之中。娘娘的辛苦與委屈,老臣明白。還請娘娘照顧好太子殿下,太子是國朝正式冊立的儲君,國事家事,老臣活了這把年歲,沒什麼事是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