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3 / 4)

小說:千山記 作者:樂樂陶陶

與太子哪裡不對付了,說來,並不是倆人如何,只是禮部右侍郎一缺,五皇子力薦禮部郎中薛白鶴,太子始終覺著薛白鶴不過從四品,侍郎為正三品,薛白鶴只是在科弊案輔助了五皇子,其他除了年歲老些,並無功績,這樣越級提升,實在有些過了。故此,太子青睞的人選是晉寧侯之子王驊。雖然最終穆元帝取了王驊為禮部右侍郎,但五皇子再三舉薦薛白鶴的事,還是讓太子隱有不悅的。此時,承恩公又說五皇子似有異心,太子也不禁多想了些。

好在,五皇子於東宮有舉薦之功,太子不過是覺著五皇子不大穩重罷了,想著什麼時候還是要與五皇子多溝通一二。

太子因五皇子力薦薛白鶴之事不悅,五皇子也因薛白鶴之事很是愧疚,與謝莫如道,“薛郎中實在是乾材,他是個老實人,只知悶頭做事,不懂得鑽營,所以大半輩子還在郎中任上蹉跎。我並不是為了私心,我就是為薛郎中可惜,也為朝廷可惜呢。”

謝莫如笑,“一輩子長著呢,如今不過小小挫折,殿下何必如此悶悶?”

五皇子道,“要是因著我,你何時見我不樂了。我是為薛郎中可惜。”

“既如此,不如殿下去瞧瞧薛郎中,倘咱們就藩,府中也少不得闢些屬官,殿下問問,看薛郎中可願意在咱們府裡為屬官。”

五皇子道,“藩鎮中屬官最高不過正五品,如今薛郎中可是從四品呢。”

“要是遇著欣賞自己的人,四品五品又有什麼差別,要是我,六品七品我也樂意。”

五皇子一笑,“倘是就藩,我必是願意厚著臉皮一問的,只是皇祖母這病剛好,父皇已說了,為體諒慈意,暫不令藩王就藩呢。”

“別人就不就藩我不曉得,不過,咱們必是要去就藩的。”

五皇子豎起耳朵,“這話怎麼說?”莫不是他媳婦有什麼小道訊息?

謝莫如笑意消散,淡淡道,“我們在帝都,于靖江的訊息並不靈通,去歲永定侯在閩地還有一場小勝,諸多人因此輕視靖江王。我對靖江王亦不甚瞭解,但,殿下也與我說了,殿下就封閩地,是蘇相的提議,陛下的首肯。閩地毗臨靖江,陛下與蘇相皆認為必要一位藩王以鎮閩地,這就說明,在陛下與蘇相心裡,靖江是心腹之患。”

“靖江王不敢來帝都,不敢豎起反旗,但他同樣不納賦不繳稅,他在靖江,自成一國,這已是事實。”謝莫如道,“或早或晚,閩地海軍必有一場大敗!陛下雖捨不得殿下,但若是閩地出事,陛下必會令殿下就藩的!”

五皇子心下一跳,道,“這不能,永定侯是練兵老手,而且,他最是個謹慎人。”

“殿下還記得我抄自永安侯府的《神仙手扎》麼?”

“這自然記得。”他又不健忘。

謝莫如的臉頰映著明亮的燭光,聲音淡然,“海上的富貴,是手紮上清清楚楚的記錄的。陛下緣何會令永定侯練一支海兵,必是陛下覺著海上受到威脅。閩地匪盜不絕,匪盜因何而起?閩浙相連,怎麼只聽到閩地鬧海匪,沒聽過浙地有海匪的事呢?”

五皇子此時已信了他媳婦的話,五皇子道,“你是說,靖江王府也有支不錯的海兵?”

“怕是不止於此。兵匪兵匪,兵與匪,怕是早有關聯。”或者關聯更深。

五皇子道,“明兒進宮我還是跟父皇說一聲吧。”

“您可別說,咱倆閒話的,就猜著永定侯要大敗。”

五皇子噎了一下,永定侯是大皇子岳父,也是朝中老臣,五皇子道,“不管怎麼說,也得讓父皇知會永定侯一聲,小心著靖江王府些。”

謝莫如嘆,“這是應當的。”

五皇子不禁憂心忡忡,謝莫如勸他,“殿下與其擔心,不如為我們將來就藩做些籌備呢。”

“是啊。”五皇子並不因封地遙遠貧瘠就有所抱怨,但,他也沒料到可能面對的是這樣危機四伏的局勢

知道嗎?

這將是最壞的時機,也將是最好的時機!

你可得提前做好準備啊。

你們以為我不願就藩,不,我只是不願意所有的皇子都就藩罷了。

☆、第161章 五皇子的夢

五皇子一向很孝順他皇爹,對自己的差使很認真,對老穆家的江山很操心,傍晚與媳婦的一番交談後,五皇子第二日就進宮去了,特意與他爹說閩地海軍問題。

正巧太子也在,五皇子其實是想私下同他皇爹一個人說的,主要是他覺著自己與太子在一些問題上很有些分歧。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