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部分(3 / 4)

小說:千山記 作者:樂樂陶陶

李宣是個細緻人,莫如妹妹特意託了他們夫妻,而且,莫如妹妹這性子,有時難免話中帶話,說不得是託他們請動母親文康長公主。

長泰公主顯然也想到此處,笑,“以前五弟在皇子間委實不大顯眼,就是蘇妃娘娘雖居四妃之位,可蘇妃娘娘一向身子多病。不過,蘇妃娘娘真是好眼光,選了謝表妹做媳婦。”

李宣望著自己的妻子,笑,“母親的眼光也不比蘇妃娘娘差。”

長泰公主臉上微燙,嗔道,“以前倒沒看出你這般花言巧語來。”

“那是,以前不是夫妻,有花言巧語也不能跟表妹說啊。”

長泰公主不禁一笑。

夫妻倆說會兒話,也歇下了。

文康長公主也是帝都赫赫有名的人物,結果就生了個剋星——兒子李宇出來,近來愁李宇還愁不過來。聽著兒媳婦兼侄女長泰公主與她說的事,文康長公主道,“閩地那麼亂糟糟的,老五家幾個小子明後年就要入學唸書了,留在帝都也未為不可。”說來得是恩典,藩王之子方能留帝都念書的。

長泰公主道,“看謝表妹的意思,是捨不得孩子們。”

文康長公主想到謝莫如至今未有嫡子,也不好說什麼了,道,“既是她特意託的你……”原本文康長公主不樂意管這事兒,按文康長公主說,孩子是人家的,人家願意帶走,這也沒啥。當然,考慮到閩地兵荒馬亂的,孩子留在帝都也好。都無干緊要。不過,文康長公主一思量,想著五皇子夫妻對閩地也是信心滿滿哪,不然也不能這麼一心一意的要把家小都帶去。

文康長公主擔心老孃又被人做刀使,不放心,方同長泰公主一道進了宮。

文康長公主進了宮,也得說自己來得及時了,她雖然覺著五皇子最好把年長的兒子留一個在宮時比較好,但謝莫如這種料事如神的本事,人家是真的不想把孩子留下,而且,去歲她與謝莫如共同處事,謝莫如可不是個好相與的。故此,胡太后剛有要留下重孫的意思,文康長公主就勸住了老孃,“孩子們這樣小,正是需要父母的時候。再說,做父母的,也沒有不惦記孩子的。老五到閩地,全心全力的打理閩地的事還忙不過來,倒要他惦記著帝都的孩子們?豈不更叫老五分心。”

胡太后還不以為意,道,“我是親曾祖母,難道還會虧待了大郎他們?”她是真心喜歡這幾個曾孫,才捨不得的。

文康長公主道,“當年我與皇兄都養在皇祖母跟前,皇祖母也不會虧待我們,母后當時牽不牽掛?”

將心比心,胡太后就不提這事了。

其實在孩子是否留在帝都這件事情上,一般人真的難理解謝莫如的堅持,就是穆元帝也問了一回孫子的教育問題,五皇子大包大攬,“父皇放心,李九江的學問是極好的,還有王妃看著,再沒問題的。何況他們還小,這會兒不過開蒙,離入學還有兩年。”

穆元帝也就沒非要留了皇孫在帝都,倒是在太醫院挑了個不錯的太醫賜給五皇子。

謝莫如早與五皇子說過了,“母妃身子不妥當,每年換季總要不舒坦幾日,大郎要是留在帝都,也是住宮裡。母妃還要牽掛他,只怕顧不過來。再說,要是母妃我還只是擔心母妃的身體,可萬一有人使壞,太后娘娘非要要了大郎去養,不是我說話刻薄,永福公主就是太后娘娘一手養大的。”

想到永福皇姐,永福公主近些年是不會再辦什麼糊塗事了,但要五皇子說,永福公主也沒有多明白。一想到永福公主這前車之鑑,五皇子立刻下定決心要把孩子們都帶走的。

五皇子謝莫如這般決定,倒是叫蘇側妃暗歎時運不濟。她兒子大郎是長子,要是有皇孫能留帝都,必是大郎的。這也很合情理,總不能叫奶娃娃六郎留下吧。

蘇側妃是眼巴巴的盼著兒子留帝都,早些搞好與慈恩宮、東宮、穆元帝那裡的關係,大郎現在倒沒這個本事去搞關係,只是住的久了,也混個眼熟麼,以後前程自是好的。就是她孃家,也有這個意思,還特意去承恩公府那裡打聽了回訊息,不想此事竟未成。

蘇側妃是很想去王妃那裡打聽一二的,只是礙於謝莫如治家極嚴,再加上自己雖是側妃,但寵愛一道,遠不及謝莫如。前幾年還有些恩寵,她也生了兩個兒子,可尤其今年,五皇子是根本不進側妃的院了,每天回府就是去王妃院裡,她們幾個側妃,根本摸不著五皇子的一根汗毛。兒子的事,她又哪裡說得上話呢。

蘇側妃喟嘆了一回,只得無可奈何的睡了。

謝莫如依舊忙,不過知道蘇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