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部分(2 / 4)

小說:千山記 作者:樂樂陶陶

成親的年歲,成親便要領份差使,大郎二郎三郎年歲都小,差使的事,謝莫如是不急的。倒是江南戰敗之事,謝莫如已去宮裡寬慰了一回蘇妃,不令蘇妃因此擔心。靖江別的將軍謝莫如不熟,倒是六月遇刺的趙陽,謝莫如是知道的,無他,當初五皇子就藩,靖江打著海匪的旗號打入閩地,當時領兵的就是這位趙將軍。而今大敗五皇子的趙斌,便是趙陽之子。

謝莫如已勸過蘇妃,“戰事從不看一時成敗,江南之事,頗多複雜之處。如今吵嚷得帝都不寧,並非全因江南失利,實為有人想趁機渾水摸魚了。”

蘇妃這輩子經的事多了,倒還撐得住。

這幾日,謝莫如也聽了些朝中訊息,無非是打著再去江南分功的主意。這些事,自有穆元帝做主,謝莫如是不擔心的,左右有太子的教訓在,穆元帝不會再派皇子下江南,餘者,縱皇親貴戚,相信五皇子收拾得住。

謝莫如思量的是趙斌之事,趙陽一死,他手下的兵馬得有人接掌,五皇子信中說過,靖江大將中,唯馮飛羽最是狡猾,最難對付,當時趙陽遇刺,柳扶風趁勢出兵浙地,倘不是馮飛羽及時回援,估計柳扶風真能過江打到靖江去。謝莫如以為馮飛羽會接掌趙陽留下的軍隊,不意穆三系推出趙陽之子趙斌來。其實,穆三系推出趙斌也不是最稀奇的,最稀奇的是,靖江王還同意了。

就不知這位趙斌趙小將軍是真的天縱英才,還是徒有虛名了。

謝莫如尋思了回江南事,就到了用晚飯的時辰,不意宮中賞下一席御膳。謝莫如謝了賞,見來送御膳的是老熟人於公公,便問了,“陛下怎麼突然賞我一席御膳,倒叫我受寵若驚。”

於公公不好細說,但也將事說得清楚,笑道,“陛下留兩位小殿下用膳,贊王妃教子有方,賞給王妃的。”

謝莫如命紫藤賞了於公公及隨從,於公公便恭恭敬敬的告退了。

謝莫如事後方知,這御膳倒還都是三郎的功勞。

事情是這樣的,因孫子們漸漸年長,穆元帝就準備考較年長皇孫,看皇孫們各家所長,到時好安排差使喚。原是想著就考較十五歲往上的,因五皇子不在帝都,穆元帝格外照顧大郎幾個一些,想著幾個孩子也十四了,便帶他們一併考較了。倒不是大郎三郎真就是天才超出堂兄們許多,只是近來,這倆人正憋著勁用功唸書給家裡掙臉面呢,而堂兄們多有庶務,幾位年長的堂兄近來都只上半天學了。結果,這一考,把堂兄們考個灰頭土臉。

大郎書念得不錯,三郎卻是武事出眾。

穆元帝十分歡喜,賜了大郎文房四寶,賞了三郎一柄寶劍,還留他們一道用晚膳來著。

大郎一向持重,三郎則活潑的很,穆元帝一向喜歡這倆孫子,便與倆孫子說說話,問他們平日裡如何唸書習武,大郎道,“每天晨起背半個時辰的書,晚上睡前也會想一想一天的課業,宮裡先生們都有學問,上課時專心,其他的,也沒什麼訣竅。”

三郎笑,“是啊,母親說,不論做什麼,貴在堅持,不用把自己弄得很累很緊張,但也不要懈怠,不用跟別人比,端跟自己比就是。今兒比昨天多學一些,明天比今天多學一些,也就是了。不過,武功的話,家裡也有武師傅,早上會跟著武師傅練一練。”

家長就喜歡這樣的孩子啊,雖然用功的孩子也很招人心疼,但真要把唸書的事兒鬧得挺苦B,家長們見了一般也會很苦B。看大郎三郎說得輕鬆,穆元帝也挺高興,覺著孫子們資質好,不用咋費力,就能把書念好。三郎還不忘推薦自家兄弟,“其實,我們擅長的都不一樣啦。皇祖父,你看大哥文章做得好,我呢,比較喜歡武功,我二哥偏愛雜學,四郎就喜歡兵事,五郎愛詩詞,六郎喜歡看史書故事,各有所長。我跟大哥是運道比較好,遇到皇祖父你考察文章武功,就顯得略好一些。”

三郎囉哩八嗦的同自家皇祖父介紹自家兄弟,大郎在一畔聽著直點頭。

孩子們還很有兄弟愛,穆元帝就更滿意了,既是留孩子們用膳,就問孩子們想吃什麼,大郎道,“皇祖父這裡的膳食,都是極好的。”

大哥這麼一說,三郎也不好再說啥了,只是,他那一幅很想說的模樣,哪裡瞞得過穆元帝,穆元帝待兒孫一向溫和,笑對三郎道,“想吃什麼就直說,在祖父這裡還客套不成?”

三郎對自家皇祖父一向敬仰,他又是個敢說話的,也就說了,三郎道,“皇祖父,我也是吃啥都成,就是前年過年時,皇祖父你不是叫大哥跟你一席用膳麼。我那會兒就聽說,皇祖父你這裡的御廚好吃的了不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