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遂冷笑道:“漢軍連同安定和漢陽諸部,足足有十萬大軍,又有連珠投石機和神弩利器,我等若硬捍之,幾無勝機。故老夫才有此誘敵深入之計,必讓漢軍葬於酒泉,就算不能捉拿漢帝,也讓漢軍十折**。”
閻行和眾將疑惑的問道:“涼王有何妙計?”
韓遂哈哈笑道:“漢軍十萬大軍,如今只有八萬多大軍出征,為何?他等一路連克諸城,必留士兵鎮守,如今已去近兩萬大軍,等他攻下整個武威和張掖,恐怕就只有六萬軍隊了。而我等坐擁五萬大軍,又有烏孫十萬大軍相助,以十五萬蓄精養銳之師御其六萬疲累之眾,勝負可知也。漢帝一敗,我等則乘勝追擊,則西涼諸郡一戰可復也。漢帝一旦敗回,關東必然更亂,恐怕其能否保住帝位都不可知,豈會還敢再征伐我西涼?屆時整個涼州甚至關中都將是我西涼國的疆土,諸位可與本王安享富貴也。哈哈……”
眾人沉默了一陣,眼中紛紛露出貪婪的亮光,齊齊跪倒在地恭賀“西涼王”。(未完待續。。)
第一百九十二章 哪裡逃
公元199年,對於西涼諸郡來說是極不安靜的一年。
漢帝廣開互市,促進西涼與關中甚至關東進行交易。一隊隊的牛馬在涼州人的驅趕下送到關中各地交易,一路上不時的出現巡邏的官兵,保護客商避免被馬賊所乘。而連線關中和涼州的渭河,漕船來來往往,穿梭不息,一船船糧食從關中運到涼州,水面上也照例有駕著連弩和弩車的官船來回巡邏,震懾水賊。
有了牛馬,關東和關中等地就配合曲轅犁耕種更多的土地,產出更多的糧食。而涼州的羌民有了可儲備的糧食,過冬之糧無虞,則可放心的放牧,誰也不願意冒著生命危險叛亂甚至劫掠。
除了交易獲得了糧食,土豆也在諸郡開始種植起來,這種高產抗旱的農作物給涼州人又新增加了一種口糧。
對於漢軍掌控的涼州之地,雖然說不上歌舞昇平,但是漢陽、金城、安定、隴西諸郡的羌民,心情一天比一天好,草原上的牧民們歌聲一天比一天嘹亮。
漢帝的西征大軍於四月中從姑臧城出發,繼續西征。旌旗所指,勢如破竹。一路幾乎沒遇到像樣的抵抗,很多守軍不是一戰即潰,就是望風而逃。
不到一個月,武威郡盡皆歸於漢帝麾下,這還是劉協控制了攻襲的速度。每攻下一城都要盤桓數日,任命治理官員,並親自傳述其治理政策,方可放心的進攻下一座城。
大軍繼續向張掖郡進發。
張掖。原意是“張漢臂掖,以通西域”,此地在後世是“魚米之鄉”、“桑麻之地”。但是此時仍以放牧為主,人口並不多,只有兩萬多戶,八萬多人口。
一如前面的戰爭,漢軍幾乎沒遇到什麼抵抗,一個月時間就佔領了大半個張掖郡。就在眾將士士氣昂揚,揚言在要在三個月之間攻下酒泉和敦煌。年底之前掃平西域。
只有龐統的眉頭皺得越來越緊了,終於他請奏劉協停止進攻的速度,先休整一個月再繼續出擊。這給正在興頭上的將士們無異於當頭一瓢冷水。遭到大多數要求趁熱打鐵、乘勝追擊的將士們的反對。
龐統道,我等一路急攻而來,攻下三郡共27城,留下駐守軍隊三萬餘人。雖然招的八千新兵。但如今總兵力不過七萬餘,而且後面的輜重尚未跟上來,若不休息和整頓,輕兵一路長途奔襲,恐中了韓遂的誘敵之計;據探子所報,韓遂在福祿城至少尚有精兵五萬,而烏孫國吞併龜茲和蔚黎、危須、山國等國,如今統兵也有十萬之眾。敵軍共有十五萬兵馬,幾乎三倍於我軍。又皆是騎兵,若我等區區七萬多軍隊再分兵攻襲,萬一十五萬敵軍突然齊齊來襲,我等何以抵擋?
劉協倒吸了一口涼氣,額頭漢水涔涔而下。想起一路順風順水的,的確像是韓遂的誘兵之計。雖然說自己有連弩、弩車和神雷這些利器,但是如今眼看就要攻到酒泉郡,如果再這樣分兵四處襲擊,的確難以阻擋十五萬騎兵的攻擊,一旦失敗則敵軍將會一路追襲而來,整個西涼都將危險。當年的李儒不就是用了這招誘敵之計。
劉協望了一眼牆上的手繪地圖,指著兩城道:“屋蘭、刪丹必須拿下,張橫和候選兩人,每次都是一攻即逃,分明是引誘我等一路深入,入其翁中。朕須取其性命,給韓遂送上一份大禮。”
龐統點了點頭道:“此兩城之前尚有昭武和觻得兩縣,可以攻之。”
……
刪丹城。
韓遂手下大將張橫手持大刀站在城頭,望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