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率十萬大軍進攻渤海郡。
袁紹大驚,渤海是他的起家之地,豈能輕易丟掉。
然而他的戰線拉得太遠,在軍師沮授的提議下,率軍從泰山郡進攻濟南國,以期達到圍魏救趙的效果。
濟南國,歷城。
袁紹率八萬大軍兵臨城下。
城頭上曹軍林立,武將雲集。正中一人,身材矮小卻氣勢逼人,令人不敢小覷,正是曹操。
曹操對著城下的袁紹哈哈一笑:“本初別來無恙,不知率軍前來造訪歷城,卻是何故?”
袁紹揚鞭指著他怒道:“孟德,我等明人不說暗語,你為何欺我,攻打渤海郡?”
曹操哈哈大笑不語。
身邊的荀彧走近城牆箭垛邊,手中捧著一個卷軸,輕輕的展開,卻是一道金黃的聖旨。荀彧大聲宣讀劉協下令曹操討伐逆賊袁紹的聖旨,聲音洪亮而清晰,歷城上下的兩軍士兵聽得清清楚楚。
袁紹氣急敗壞的吼道:“放屁,那個偽帝的聖旨豈能算數?”
曹操臉色一沉,指著袁紹喝道:“袁紹,你無辜攻擊同僚地界,今有口出篡逆之言,我豈能饒你!”
他舉手一揮:“放箭!”
城上箭如雨下,勁射而來。
身旁的顏良急忙舞起大刀,護住袁紹退下。
身後計程車兵紛紛中箭,有人大喊:“是連弩,快撤!”
正在亡命逃竄的袁紹心中一寒,曹操居然也造出了連弩。
袁軍紛紛潰逃,退出城上的連弩的射程,一陣爭先恐後的敗退,亂不成軍,毫無陣型。
歷城城門大開,無數的曹軍從城中殺了出來。
當先一人,身長九尺,生的虎背熊腰,手持一杆六十多斤的赤鼻古月刀,催著胯下的大黑駒,一往無前,迅雷般衝殺過來。
身後鐵騎滾滾,如同江河決堤,傾瀉而來。
虎豹騎!
尚未站穩陣腳的袁軍一陣大亂,紛紛再次潰逃,諸將制止不住,只得護著袁紹倉皇而逃。
就在袁紹損失了數千士兵,灰溜溜的逃回泰山郡時,傳來了渤海郡被夏侯惇與郭嘉兩人率著青州軍攻下的訊息。
袁紹氣得摔落於馬下,胳膊也摔斷了,只好躺在泰山郡奉高城內養傷。
而這時的豫州之戰終於停止了。張遼又給郝昭增加了一萬兵馬,這樣潁川郡有了兩萬多兵馬,而且配有連弩這種神器,任袁術兵多將廣也是白搭,只好放棄潁川,一邊退守南陽,一邊派紀靈和楊弘兩人奔赴沛國阻擊陶謙,陶謙並無血拼之意,見敵軍來勢兇猛,便退回了徐州,也算是對劉協有了個交代。
西蜀的戰事也因風雪而告一段落。
劉備的大軍在霞萌關下進攻了幾個月,卻依然不能攻下霞萌關天險。而如今風雪已起,益州的大後方並不是那麼穩定,益州之地的劉璋派系已經明顯表露出對劉備派系的窮兵黷武不滿,諸葛亮和張飛只能退回益州。饒是諸葛亮狡詐如狐,智計百出,但是戰爭不是任何時候都能靠謀略就能攻下,還是需要實力和運氣的輔助。
很明顯的是,諸葛亮這一年的運氣並不好,雖然這一年並不是他的本命年。他的亂天之計,終究是被與他齊名的龐統之計平定了下來。
但是這一年卻是天下百姓悲慘的一年,數十萬人因戰亂而喪生。(未完待續。。)
第一百九十章 治理西涼
寒冬裡的涼州,朔風四起,大雪紛飛。
停止西征步伐,休兵在武威郡治所姑臧的漢帝劉協並未真正的停歇下來。
攻城掠地容易,治理地方卻是難上加難。尤其是涼州之地多羌人,要想將這幾郡治理好還真非易事。
整個歷史上的東漢,羌亂貫穿了始終,甚至算是東漢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之一。兩百年來,羌亂耗費國家接近千億錢,卻無法完全平定涼並,最後只能靠大量發行銅錢來解決財政問題,引起一系列問題,最終使國家越來越虛弱。
東漢時期治理涼州的能臣武將,比較有名的是“涼州三明”:皇甫規、張奐、段穎。
這三個人,對羌戰爭都有過很傑出的戰績,在羌人中也都很有威名。但是,這三個人在剿撫方面則分為兩個陣營。皇甫規、張奐贊同撫,而段穎則贊同剿。皇甫規、張奐贊同的撫,其實是在軍事威嚇的基礎上,將降伏的羌人部落遷徙到關內,撒在漢人中,讓他們由遊牧生活轉為耕農生活。而段穎的剿則是種族滅絕。段穎在擔任護羌校尉的時候,滅掉了十餘個羌族小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