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玩芳齋。山後為韻松軒。二宮門外出西穿堂門為買賣街南垣,外為船塢。沿船塢西行,就看見了無逸齋,後跨河上為韻玉廊,廊西為松篁深處。無逸齋北角門外近西垣一帶,南為菜園數十畝,北側稻田數頃。無逸齋後循山徑稍東有關帝廟,東過板橋、方亭為蓮花巖,對河為松柏閘。關帝廟後為娘娘殿,殿臺方式,建於水中。松柏閘河之東岸即蘭芝堤,西岸即桃花堤。
凝春堂在淵鑑齋之西,其右河廳三楹,為迎旭堂。純約堂東為招涼精舍,河廳之西為灣轉橋,橋北圓門為憩雲。迎旭堂後迴廊折而北為曉煙榭,西岸以西為松柏室,其左為樂善堂。別院裡建有亭臺,為天光雲影。松柏室後出山口,臨河為紅蕊亭。自天光雲影後廊出北小門登山,東宇為綠窗,北山為回芳墅,紅蕊亭東為秀野亭。自回芳墅北轉山口,過河,水中傑閣為蕊珠院。蕊珠院北埠上層臺,為觀瀾榭。榭後正宇為蔚秀涵清,後為流文亭。蕊珠院之西,過紅橋,北為集鳳軒,軒前連房九楹,中為穿堂門。門北正殿七楹,殿後稍左為月崖,其右有亭為錦陂。度河橋,西為俯鏡清流。由俯鏡清流穿堂門西出,,其外即西花園之馬廠也。集鳳軒後河橋西為閘口門。閘口北設隨牆,小西門北一帶構延樓,自西至東北角上下共八十有四楹。西樓為天馥齋,內建崇基,中立坊。自東轉角樓再至東面樓共九十有六楹,中樓為雅玩齋,齋東為紫雲堂,堂之西過穿堂北即苑牆外也。自玩芳齋至此為暢春園西路。
再西則就是西花園了,西花園在暢春園西,南垣為進水牐,水北流,注於馬廠諸渠。西花園河北正殿五楹,為討源書屋。左室五楹,右為配宇,再後敞宇三楹,為觀德處。園西南門內為承雲軒,後廈為就松室,東有龍王廟。園前有河池,沿池分四所,為皇子所居。
自北所東橋轉西重簷宮門,為含淳堂。殿後重簷佛樓一楹,其右臨池正宇五楹,佛樓後正宇六楹,為得真齋。其西為帶巖亭,東為冪翠軒。軒東為仙楹。佛樓東宇為湛凝齋,左為敷嘉室。仙楹之東為襟嵐書屋,稍南循廊而西為矚巖樓,又南敞宇曰泉石且娛樂心。寺北門有行殿二所,東距行殿二里許為東門,門內為永寧觀。園西北門內正宇五楹,後室三楹,舊稱為東書房。其右為永寧寺,寺西為虎城,稍西為馬廄,再西為閱武樓。
從走馬觀花,到了然於心,足足廢了快一週的功夫,園中未建成的地方還有很多處,我都一一向工人仔細打聽了進度,爾後從他們的描述中,想象著大概完工後的樣式,既然已經在建,不如趁此機會全給收到畫裡去。
偶爾爬上工人的梯架,站在高處眺望園內的全貌,每次都把負責的官員,嚇到魂飛魄散。因我私下裡囑咐他們不可聲張,所以那些官員也不好過來阻止。其實,就連他們,也並不知曉我的具體身份,只大概能猜到我是皇上派下來的人,所以手中握有皇令。但諒他們也想不到,這種事情,居然要由皇子福晉親自來做。
等到開始動筆,決定以長軸卷的形式,將園內景緻前後遠近、虛實錯落的繪入畫中,遠景加以虛化,掩映成為雲層光暈下的背景,仿造天宮仙山的繪法,亦真亦幻,也算找個好名目去奉承皇帝。
下筆之後,便不可停歇,要依循著心中構建好的草圖,實現在紙上。現在才明白,三個月之內完工,絕非易事。我每日畫的可謂盡心竭力,現在園中的工人只要能見到我,都會隨意的打個招呼,偶爾還會說上幾句閒話,因為我總是要藉助他們搭好的梯架,才能縱觀俯瞰園內全景。構圖眼瞅著已頗具雛形,心裡的牴觸也開始消散,最初的惶恐與不安,漸漸變為一種執著,要盡我所能,將此園林的奇幻瑰麗之美,描繪在紙上,長長久久的存於世間。
畫到廢寢忘食的時候,就顧不上去吃飯,只是簡單湊合幾口就開始接著畫。趕那三個月的進度是其一,雖我不願意承認,可心裡頭更在乎的,卻是走之前和那位小爺所說的,一個半月之承諾。
一個月的時間,轉眼就過去了,駕馭這幅畫,我已是遊刃有餘,只是常常再思索,要如何才能讓畫更具靈性,栩栩如生。最痛苦的事情,就是我的右側肩膀和手臂,開始頻繁麻痺痠痛。等這幅畫完工,我定要閉門休整個半年,元氣大傷啊!
在園內已住這麼許久,就彷彿進了桃花源,久久不聞世事。除去偶爾見到宮女、太監,以及工人,之前的人和事,於我來說,已然都快恍如隔世。
“姑娘該吃飯了,我伺候您……”,今兒正畫到興頭上,再加上天氣有些燥熱,更加沒有胃口。“先放那兒吧。”,衝她一抬手兒,讓她先過來別打擾我。“我說姑娘,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