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很有希望的。
心裡越想越有信心,暗自決定,從現在撿起書本,爭取參加今年秋天州府的取解試和明年春天禮部的省試吧!
話說,這邊蕭大人帶著自己的兒子和增雲往鳳來鎮趕。
蕭家人本來可以直接回京城的,回鳳來鎮也是有原因的。
一是將增雲這個小娘子安全送回來,這些大人們總不能將孩子領出來,然孩子自己回家吧?而且,增雲的兩個有功夫的丫鬟還在照顧著小青;二是看看張強母子是否願意隨行,如果願意,正好同行,也好照顧他們母子;三是想知道那個小二為何下毒,蕭大人想了解一下始末,這個案子蹊蹺,也許和當初寰妹妹大出血有關聯呢!所以,務必親自過問一下案情的!
☆、第一百零五章下毒始末
在途中,蕭澄實在忍不住,對增雲提出了壓抑了許久的問題:為何對馮輝昌如此冷漠?都不及對海建峰親近。
增雲聽了很是難堪,如若其他人對此有疑問,恐怕一個不孝的大帽子就落下來了,所謂父命子亡,子不得不亡,此類的言行在這個時代是再正常不過,所以誰還會聽你辯解具體事由?
思索片刻,只能如實說了:“二伯,當初他要休掉我母親,我一時激動就以自己性命相逼,撞了牆。昏迷三天,後來被救了回來,但是以前的事情都不記得了。”
蕭澄還是有些不理解,增雲看他那模樣,又說道:“如若母親不跟我說他是我父親,我根本想不起來他是誰。”
是啊!都想不起來這個人是誰了,還能有以前的那種父女親情嗎?
增雲接著解釋道:“自從被逐出馮家以來,反而是海大人對我們母女照顧有加,本來娶了母親之後還要將我也接入海府的,是我自己不願意去,想著給外公家留個血脈的,所以在立戶的時候改了姓氏為趙。”
然後,又將馮家在得知馮輝祥的妻子難產而一屍兩命的時候對自己和趙氏的責罵、對馮輝祥一家在感染花柳病之後的態度這兩方面都敘說了一遍,這些蕭大人沒有調查,這也不是他想了解的。
所以,現在聽增雲這麼一說,都感覺這馮家家風不正。沒有親情。
增雲對待馮輝昌雖然不如親生父女般的那般,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蕭家三個兄弟對增雲對待馮輝昌和海建峰的不同態度不再感到奇怪,也就不會再認為增雲不孝了。
但是這番對話對於增雲來說卻是個警鐘,這是蕭家人和自己熟悉,明問了,但更多人是不熟悉的,不能這麼直接來問你緣由。
所以很可能見你這麼對待親生父親,直接給你扣個不孝的大帽子。
雖然有緣由,但血緣關係在那兒呢!父為子綱,你能說不認就不認了嗎?雖說是被逐出了家門。但人前往往是知道你們是親生父女,而不知道你被父親逐出家門!
所以,增雲以後決定還是離馮輝昌遠著點兒,免得惹起太多的事端。
如果實在躲避不過,只能表現得親熱些了。
眾人回到客棧,直接住在了張強的店裡。
張強陪著增雲和蕭大人來到小青的客房門前,敲了門。玉蘭出來見是蕭大人和小娘子回來了,急忙進去稟報。
小青正好醒著,讓三人進去。
小青見蕭大人進來,欠了欠身道:“小青一直想去給娘子上墳,結果這個時候也沒能去,還耽誤強子去不上。”
蕭大人笑了笑:“以後有的是機會,不在這一時。”
“本官對強子說過。你們娘倆此次是否方便隨我進京?如果方便。這一路照顧起來還很方便。你進了京,我也好再找人給你好好瞧瞧,你對寰妹妹忠心耿耿,也算是蕭家的功臣了,蕭家理應給你養老,善待你的後人。”
小青有些難為情地道:“蕭大人所言差矣,小青沒有照顧好娘子,這麼多年來一直覺得愧對娘子。哪裡是什麼功臣?只是現在太夫人既然還健在,小青理應替娘子好好盡孝於前的。”
轉頭對張強道:“強子,那我們就隨著蕭大人進京吧!”
張強本來也是打算聽從姨娘的話,既然姨娘願意去,也許身體就好了也說不定。
既然決定了,兩人就開始做啟程的準備。
先是去跟東家請辭,東家聽說張強娘倆要隨著蕭大人去京城,也替他感到高興,笑著說如果發達了,不要忘了家鄉故人。
至於隨行的丫鬟婆子,蕭大人隨行帶了兩個過來。
蕭大人又瞧了瞧增雲,增雲趕緊主動說道:“青姨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