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紀澤不想在這事上再糾纏下去,他轉向了正題:“你我只是聽命於國家的小人物而已,這種大事情只怕還由不得我們來評論。現在我想向閣下說明的是,粵匪目前正對武漢蠢蠢欲動,一旦他們攻下了武漢,那貴國在武漢的商業利益將受到重大的威脅,我此來只是想向閣下說清楚形勢,如果貴國能本著友好的態度,向粵匪施加一定的壓力,迫使他們停止對武漢的進攻,那從利益上來講,對貴我兩國都應該是有利的。”
何伯說到底只是一個軍人而已,打仗國家會依賴於他,而政治決策這種事,政府是不會由著他們軍人的性子而來。就在何伯還想發表意見時,另一個英國人走進了會客廳,那人一臉彬彬有禮的笑容,脫帽向曾紀澤致意:“鄙人巴夏禮,是大英帝國駐華參贊,很高興認識曾先生。”
這個巴夏禮也是歷史上臭名昭著的人物,這個傢伙在1856年代理廣州領一中時,製造了“亞羅號事件”,挑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又以大英帝國代表的身份與大清國簽訂了《北京條約》,增加了割讓南九龍半島的條款。
這個時候巴夏禮出現在武漢,十有是為了武漢的緊張局勢而來,曾紀澤知道,這個人才是有決策權的人,於是他向巴夏禮客氣的還禮,並說明了此來的目的。
巴夏禮沒有拒絕,但也沒有同意,只是笑著說:“曾先生的請求我會轉達給帝國政府,這樣吧,明天我要去拜會湖廣總督官文大人,同他商議在漢口開埠以及正式開設領事館之事,到時我們再就曾先生的建議詳細商議吧。”
曾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