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2 / 4)

小說:大漢箭神 作者:老是不進球

阿嬌正為無法完成天子的託付而著急,聽得有轉機,頓時大喜。“那能出兵嗎?”

“出兵事大,不能草率行事,還要看太皇太后的心意。我們可以說說,卻不能強求。”

“好啊,好啊。”陳阿嬌笑了起來,拍掌道:“還是阿母有主見。我就知道先與阿母商量,絕不會錯。”

館陶長公主展顏一笑,伸手掐了掐陳阿嬌的臉頰。“傻孩子,天下人都能害你,阿母還能害你不成。以後有什麼事,都要像今天一樣先與阿母商議,知道麼?”

“知道啦。”陳阿嬌笑靨如花,拉著館陶長公主重新入殿。

館陶長公主變通了說法,只說匈奴人有異動,可能會大舉入侵,應該加強邊境防備。太皇太后倒也沒有多疑,連連點頭,讓人叫來天子,囑咐他緊守邊境,不要給匈奴人可趁之機。

天子心領神會,就在太皇太后面前,召柏至侯丞相許昌、武強侯御史大夫莊青翟議事。這兩人都是太皇太后提拔的,見太皇太后同意,不敢有絲毫反對。天子隨即下詔,命令李廣等沿邊郡守整頓軍備。

一個麵皮白淨的宦者走進了梁家,送來了皇后的慰問和賞賜。皇后降詔,稱梁媌教子有方,為國育才,特賞賜十金,錦鍛兩匹。

梁媌不敢怠慢,連忙謝恩,隨即又趕往館陶長公主的府中致謝。到了門前,通報完畢,時間不長,便有一個侍女迎了出來,將梁媌從側門引了進去。

這個側門是正門旁的側門,而不是院牆上的小門。對館陶長公主府來說,這已經是對待朝廷官員的待遇。對梁媌來說,這無異於一步登天,至少不用再看公主府傭人的臉色了。

來到中廷,等了一會,館陶長公主便走了出來,臉上帶著三份笑意。梁媌上前叩謝,又奉上雙面錦十匹。館陶長公主滿意的點點頭,拉著梁媌說了幾句閒話,不動聲色的表明是她們母女在太皇太后面前說話的事。梁媌感激不盡,再三致謝。

館陶長公主目的達到,也沒再多說什麼。梁媌識趣的告退。

走出館陶長公主府的大門,上了車,梁媌長嘆一聲:“蓉清,為人一世,安能不富貴乎?”

李蓉清也感慨不已。“阿母所言甚是,只盼夫君平安歸來,閤家團聚,便是完美了。”

“如果你能生一個兒子,梁家有後,那才叫完美。”

李蓉清羞澀地笑了。

梁嘯與鐵華離商議,用犛牛換成馬匹,晝夜兼程,趕往赤谷城。

據鐵華離說,阿留蘇正在那裡與烏孫人纏鬥。年初,獵驕靡在山口受挫,阿留蘇抓住機會,多次率軍襲擊,斬獲甚多。加上之前之後招降的南山羌和被稱為小月氏的月氏舊部,阿留蘇實力大增,在戰場上佔據了主動,將烏孫人擠壓在赤谷城一帶。

對鐵華離的話,梁嘯將信將疑。一提到要對匈奴作戰,他們就大倒苦水,幾乎是不堪一擊;一說到聯盟,他們就大肆吹噓,似乎戰無不勝,只有阿留蘇有資格代月氏。說實話,他們本不擅長說謊,前言不搭後語,破綻百出。

梁嘯決定還是自己親自去看一看再作決定。

從莎車北行,要經過疏勒。疏勒也是一個小國,即使是在蔥嶺以東的綠洲諸國中,疏勒也是一個實力很弱的小國,僅有一千五百多戶,口不滿兩萬,兵不滿兩千。不過疏勒國的地理位置好,不僅水草豐茂,而且客商雲集,商業發達,是個雖小卻富庶的綠洲之國。

疏勒也是綠洲諸國中不多的有城治的小國之一,除了畜牧業之外,還有不錯的農業。相比於畜牧業,農業能夠提供更多的食物,這也是商人們願意在疏勒歇腳的原因之一。

疏勒城在後世還有個名字,叫喀什,是絲綢之路上最重要的城市之一,環繞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南北兩條絲路在這裡交匯。

梁嘯時間緊迫,只在疏勒停了一天,考察了一下衍敦谷的山口。按照他的分析,李廣利後來遠征大宛,應該走的就是這條路。而現在,他站在保護大宛的立場上,也要看看這條路究竟好不好走,烏孫人或者月氏人如果由此進入費爾幹納盆地的可能性有多大。

疏勒也有一些漢商。看到梁嘯一行,他們頗為疑惑,不少騎士穿著漢式甲冑,卻長了一副胡人的面孔,他們都搞不清狀況。雖然梁嘯手中有漢節,但商人很少看到漢節,也沒意識到這根竹杆的意義。不過商人向來不肯放過任何機會,有人主動攀談,這才瞭解到這些人是大漢朝廷派來的使者,立刻熱鬧起來。

晚上,梁嘯迎來了五個漢商。

這五個漢商以一個老者為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