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邴原與國淵,再不敢在馬悍面前言兵事,只專注於本職,取得比歷史上更優異的成就。
七月底,三軍終於會合於國內城下。
馬悍以樂進為討逆校尉,夏侯蘭為別部司馬,各將步騎二千,四下出擊,掃蕩殘餘,務必將高句麗五族勢力連根拔起。同日廢高句麗國號,並其地為一郡,名遼寧郡。隔日,舉薦青州名士邴原為首任太守。
邴原先前不是拒絕出仕的麼?怎麼又改變了主意?
這有兩方面原因,一是邴原折服於馬悍的出色軍事能力,認可了這是一個值得投靠的潛力股;二是大漢新郡首任太守這個榮耀太有誘惑力了。文人都是好名的,遼寧郡可是大漢百年來新闢之郡,其地二千里,堪稱拓土開疆。身為士人,雖不能似馬君那般博取赫赫武功,但若能就任一方牧守,造福黎庶,青史留名,這文治之德,又豈在武功之下?
而真正令邴原慨然出仕的最根本原因,卻是遼寧郡有別於大漢任何州郡的一個最大特點——沒有豪強制肘,也沒有世家那種錯綜複雜的扯不斷、理還亂的關係。這是一片新的土地,猶如一張白紙,可以任由邴原自由揮灑。除非邴原願意象管寧一樣終身不仕,只要他還想當官,以他寒門出身的身份,薄弱的家族實力,若大一個大漢,還有比這個新置之郡更能大展拳腳的麼?
邴原出任遼寧郡太守,也了卻了馬悍一樁心事,要不一時半會,他還真找不出合適當太守之人。有地盤卻沒有人主事,想想也真夠鬱悶的。
兩個青州名士,一個拉來當太守,另一個自然也不能放過。
是夜,馬悍就在宮城的大對盧官署,正式會見了新官上任的邴原與國淵。
雙方見禮畢,馬悍也不拐彎抹角,直奔主題:“我欲請子尼出任遼寧郡丞,兼屯田校尉,如何?”
邴原與國淵俱是一怔,郡丞還好理解,這屯田校尉又是什麼情況?
馬悍微微一笑,一字一頓:“我想將遼寧郡,變為遼東、或者說是整個大漢的糧倉!”(未完待續。。)
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農莊構想】
(春回大地,大盟、趙無恤2014、潔曦、s0514024、ufgw諸君的支援,亦如春風拂面,謝了!)
~~~~~~~~~~~~~~~~~~~~~~~~~~~~~~~~~~~~~~~~~~~~~~~~~~~~~~~~~~~
把高句麗故地變為大糧倉?對,也不對。
高句麗故地,就是後世的吉林東南一帶,連綿千里的長白山脈橫貫其間,這片地域山多水多耕地少,並無耕種優勢。但順著這裡往北,是夫餘、是邑婁、是沃沮、是肅慎……除了夫餘勉強還有個國家的樣子,其餘全是部落聯盟,要征服他們並不費力,只需要時間,尤其是肅慎,其所分佈的廣大區域,就是後世的黑龍江。
東三省,黑土地,共和國的大糧倉啊!
三國時代,軍糧問題向來是第一問題,無數場戰爭都牽涉、圍繞著軍糧。
興平元年,曹操第一次徵徐州,眼看就要打下剡城,結果後方沒糧了,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還是同一年,還是曹操,與呂布爭兗州之濮陽大戰時,雙方正打得不可開交,結果又是因為缺糧加蝗災,兩家不得不罷兵。史載“是歲,谷一斛五十餘萬錢,人相食。”
興平二年劉備被呂布襲取徐州後,收拾散卒跑到廣陵一帶,“備軍在廣陵,飢餓困敗,吏士大小自相啖食,窮餓侵逼……”。
失軍糧者失天下,官渡之戰,曹操差點因為無糧而自潰。而當他燒了袁紹的軍糧後,袁紹也就徹底玩完了。
糧食,在三國時代,絕對重於一切。當時各路諸侯。眼睛只死盯中原膏腴之地,誰也不曾往遼東那旮旯瞅一眼,包括後來拿下整個北方的曹操。只有馬悍知道,遼東以北,那可是後世的東北大糧倉啊!黑土地,一摳一把油的黑土地啊!
眼下佔據著這片黑土地的,是一群只懂得刀耕火種的原始部民,他們腳下的黑土,盛開著雜草,滿眼的荒蕪。
這個雄雞之冠。一定要納入大漢版圖!不為領土,也要為糧食!
對付這些原始土著,方法很簡單:蠶食加結盟。
蠶食自不須說,反正這時代無疆無界,大漢的旗幟插到什麼地方,什麼地方就是漢土。
而說到結盟,高句麗歷年來也常這麼幹。高句麗歲時以十月祭天,國中大會,邀沃沮、邑婁、朝鮮、濊貊、三韓參與。名曰東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