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服心想:“一轉眼間我竟加入了明朝的公務員系列。”
楊鶴是個好官也是個好人,張楚說歸順了朝庭,他就信了。不過這好像沒什麼不對。這之後在延長縣真的沒有亂民出現。張楚也忠實的為楊總督衝鋒陷陣,所有出現在延長周邊的流賊都被他趕跑了,有時張楚甚至都表現的積極過頭,連遠在山西呂梁地區剛有流賊冒頭,他都跑過去一頓猛追。延長成了陝西少有的安定地方。對於這一點楊鶴很是滿意。
張楚在欣賞完官服的做工之後馬上命人收了起來,這個東西有毒。張楚知道這個策略十分的危險。弄不好會使保安軍中的一些人發生動搖,最終保安軍四分五裂,張楚的性命也難保。所以張楚絲毫也不敢鬆懈,決定利用這難得的平靜期對保安軍進行整頓。
整頓的不僅是保安軍的軍隊,也包括五縣的政府機構,張楚一步到位直接給朱濟世安了個總理的名頭。朱秀才問這兩個字典出何處,張楚當然不知道,於是說這兩個字的意思就是總由你來管理。
其實張楚只是不想將名字換來換去而已。
朱秀才根據這一時期官員的表現在各縣進行了相應的任命,招聘了辦事的小吏。張楚給每個崗位上開出了比大明同級官吏高一成的薪俸,各級的監管更加嚴格了。保安軍的政府機構建立了起來,而且還比朝庭多出兩個機構,保安稅務局和馬子州領導下的保安最高法院。
官員確定之後,朱濟世編寫的“團結在張楚周圍”的小冊子一本本的發了下去,每個官員都在學習。中陽保安學校擴大了招生,培訓之後的人員不斷充實到各個崗位。
對於軍隊張楚要求更加嚴格,乘著固原的兵變,招募了許多從邊軍逃亡來計程車兵,保安軍的隊伍擴大了許多,人員達到了三千人。
為了不把自己搞亂,張楚不顧其他人的感受,直接沿用了後世軍隊的組織結構,一不做二不休連軍銜也都移植過來了,不過為了穿戴鎧甲方便將標誌縫在了領口。
張楚這麼改也是下了大決心的,他要將保安軍從冷兵器的軍隊過渡